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平台与抖音短视频:用户数字劳动的剥削与自我实现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数字平台驱动的新媒体变革,特别是抖音短视频的影响。数字平台重塑生产关系,改变信息传播模式,成为企业营销和意识形态交锋的关键。抖音成功在于精准捕捉需求,最大化用户注意力,体现资本操控。文章分析抖音用户数字劳动,指出其模糊闲暇与劳动界限,弱化劳动者权益,揭示资本剥削性质,同时具有剥削与自我实现双重性质。最后,强调保护用户权益、研究数字劳动、界定界限的重要性,呼吁共同努力,确保用户劳动得到合理回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平台、抖音短视频、数字劳动、数字劳工、数字经济
一、数字平台驱动下的新媒体变革:以抖音短视频为核心分析
(一)数字平台:重构生产关系的基石
数字平台,凭借其信息技术的飞跃,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利用,进而重塑了社会经济结构。技术研发型平台降低了信息技术门槛,交易服务型平台加速了资本循环,而社交娱乐与信息咨询型平台则深化了数字资本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这些平台通过“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强化了自身的垄断地位,降低了边际成本,提高了资本利润率。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本与劳动间矛盾的加剧,如数据隐私泄露、算法歧视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革命与意识形态战场
新媒体平台,作为数字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模式与效率。在中国,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各具特色,既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
微信公众号与微博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与多样化的内容,成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影响公众意见的关键平台,体现了商品经济与文化传播的双重逻辑。抖音作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头羊,其高用户黏性与活跃度展示了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中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数字娱乐产业对消费者注意力的激烈竞争。新媒体平台加剧了信息资本对公众注意力的商品化,使信息生产与消费更贴合资本增值的逻辑,同时也成为阶级间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舞台,映射出数字时代阶级关系的新动态。
(三)抖音短视频:领先地位与资本逻辑的交织
抖音在短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独特的算法推荐、丰富的内容生态与卓越的用户体验。从马克思理论视角分析,抖音的成功在于精准捕捉数字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通过个性化推荐与互动体验,最大化地利用了用户注意力。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资本对消费者偏好的精准操控,也展示了数字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创新策略。
抖音为企业提供的品牌推广与营销方式,代表了数字经济下商品营销的新趋势。通过短视频,企业能更生动、直观地展示产品与服务,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然而,这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挑战。同时,抖音等平台上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深受资本逻辑影响,低俗内容、虚假广告等问题频发,损害了消费者与社会公共利益。
二、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探析
在探讨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之前,我们需先明确数字劳动的定义及其特征,为深入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一)数字劳动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劳动,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概念,虽学界定义未统一,但其时代特征和多重属性已显现。它既包括基于数字媒介技术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如编程、设备组装,也涵盖用户活动,如发布社交媒体内容。数字劳动模糊了闲暇与劳动、生产与消费的界限,使劳资关系更加临时和市场化,从而弱化了劳动者权益。这一新形式的劳动,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资本在数字化时代对劳动的新剥削方式。
(二)数字劳动的概念范畴与多元解读
关于数字劳动的概念范畴,学界存在多种解读,其中传播政治经济学、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传统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三种主流视角。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受众劳动视角。此视角将数字劳动视为受众劳动的一种。受众的观看行为,如抖音用户的浏览,实际上是一种劳动,为平台创造注意力价值,进而被广告商利用。这种观看行为不仅带来流量和曝光度,还为广告商提供精准营销机会,体现了受众劳动的无偿性。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非物质劳动视角。非物质劳动指生产非物质商品(如服务、文化产品等)的劳动。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活动如浏览网站、社交等都被视为非物质性的数字劳动。抖音用户通过观看、分享、点赞、评论及创作视频等行为,参与了平台的文化生产和社交互动,不仅产生数据价值,还构建文化氛围和社交关系。这种劳动具有产消合一、情感交往和合作性生产的特征,是数字化时代资本剥削的新方式。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劳动视角。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在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形式虽变,但本质仍是物质的。抖音用户在使用平台时产生的数据,对广告商和视频创作者具有使用价值,因此用户的数字劳动也是一种物质劳动。这些数据为平台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了数字劳动的物质性。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角对数字劳动进行界定,如无酬劳动、免费劳动、玩劳动等,强调了数字劳动的无酬性质、用户的自愿参与以及劳动与娱乐的模糊界限。
(三)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深入分析
结合上述三种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分析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抖音用户的观看行为为平台创造了注意力价值,被广告商利用,构成无偿的受众劳动。这种价值交换过程中,用户实际上是在为平台提供免费的劳动。
从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抖音用户的各种行为构成非物质劳动,参与平台的文化生产和社交互动,产生数据价值并构建文化氛围和社交关系。这种劳动体现了数字化时代资本剥削的新方式,即通过用户的自愿参与和社交互动来实现价值创造。
从传统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抖音用户在使用平台时产生的数据作为劳动产品,对广告商和视频创作者具有使用价值。这些数据不仅为广告商提供了精准的营销机会,还为视频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因此,抖音用户的数字劳动也是一种物质劳动,为平台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抖音短视频用户的数字劳动具有多重属性和特征,既体现了受众劳动的无偿性,也体现了非物质劳动的情感交往和合作性生产特征,同时还具有物质劳动的经济价值创造特点。这种数字劳动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具有普遍性,反映了资本剥削的新方式,也凸显了保护用户权益、界定劳动与休闲界限的重要性。
三、抖音用户数字劳动的实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剥削与自我实现
在数字经济时代,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的佼佼者,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用户的身份与行为模式。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抖音用户的数字劳动实践,是资本积累与价值创造过程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抖音用户如何从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者”转变为在线传播的“数字劳工”,并探讨这一转变背后的动力与机制。
(一)从“消费者”到“数字劳工”的身份转变
抖音用户初看似是在享受平台提供的娱乐与社交服务,自主选择内容,实则是被平台资本巧妙引导,无意识中成为了数字劳动的实践主体。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平台需要用户的在线活动来积累价值、创造利润。用户观看、分享、点赞、评论及创作内容,这些行为看似简单,实则为平台带来了庞大的数据流量和广告价值,是资本增值的关键。平台通过免费提供服务吸引用户,这是剥削的前提。用户在享受娱乐与社交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为平台免费提供时间、注意力和创造力,这些被平台捕获并转化为商业价值。因此,抖音用户从单纯的消费者,逐渐转变为自愿参与在线传播的数字劳工。
(二)“满足需求”与“在线传播”的统一:数字劳工的实现途径
为了促使用户向数字劳工转变,平台采取了多种策略,使用户需求与在线传播行为相融合。第一,娱乐与好奇心的激发:抖音通过提供搞笑、有趣的内容,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和好奇心,这些内容以快节奏的音乐和视觉切换为特色,吸引用户注意,为平台带来流量和广告收入。用户在追求娱乐的同时,也为平台进行了传播。第二,自我表露与身份认同的推动:平台鼓励用户分享生活,通过“记录美好生活”的理念,激发用户的自我表露和身份认同动机。用户在展示才艺、生活片段和观点时,不仅获得群体认可,也为平台创造了丰富内容。这一过程实现了用户需求的满足与在线传播的统一。第三,外部奖励的激励:抖音通过直播、广告收益等外部奖励,刺激用户传播的积极性。部分用户通过直播获得经济回报,网红则通过与品牌合作实现自媒体创业变现。这些奖励不仅满足用户物质需求,也强化了其作为数字劳工的身份。
(三)数字劳动的双重性质:剥削与自我实现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抖音用户的数字劳动既体现了资本的剥削性质,也蕴含了用户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一方面,平台资本通过用户的在线传播行为实现了价值的积累与利润的获取,这是典型的资本剥削过程。另一方面,用户在数字劳动中也获得了娱乐、社交、自我表露与身份认同等满足,这些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户的自我实现。然而,用户的自我实现是在资本剥削的框架内进行的。用户的创造力与劳动力被平台所捕获并转化为商业价值,而用户本身并未获得与其劳动相匹配的报酬。因此,抖音用户的数字劳动实践既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活力与创新性,也暴露了资本剥削的残酷与不公。
四、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抖音等平台将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数字劳工”,通过免费服务吸引用户,进而利用其在线行为创造数据流量与广告价值。然而,用户劳动力被转化为商业价值却未获相应报酬,凸显资本剥削。为保护用户权益,需深入研究数字劳动,明确其定义与价值。政府、平台及用户应共力界定劳动与休闲界限,确保用户劳动得合理回报。平台应注重用户体验,避免过度剥削,实现共赢,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抖音用户数字劳动研究[J].山西青年,2019,(18).
[2]吕鹏.作为数据的劳动: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其治理研究[J].社会科学,2023,(1).
[3]周启杰,许皓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的数字劳动异化分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12).
[4]卢芙妮.从用户到非雇佣数字劳动者——基于抖音APP用户的数字劳动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65-76.
[5]喻蓉.“数字劳工”视阈下抖音短视频用户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