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推动烟草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以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为例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推进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新发展阶段推动基层烟草专卖管理所(客户服务站)〔简称“所(站)”〕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思想认识“浅”、工作基础“松”、人员力量“弱”、方式方法“少”、制度机制“缺”等“两张皮”现象,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理念融合、组织融合、机制融合、实践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推进企业基层所(站)党的建设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和对策。
关键词:基层所(站);党建;业务;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对国有企业来说,做好党建工作能够为业务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而党建工作要避免“虚化”“弱化”,就要找准定位,做到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以业务工作成效来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烟草行业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局党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丰富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取得积极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对做好行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烟草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顽疾依然存在,既不利于发展党建工作,更不利于促进业务工作,亟待找到破解办法。
一、推动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行业基层落地见效的政治要求
基层所(站)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广大的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是烟草市场监管、卷烟经营的“神经末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从最基层严起,必须从所(站)党小组抓起,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所(站)这个行业的“神经末梢”得到充分落实。
(二)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小组虽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作为党支部的组成部分,是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据统计,在Y市烟草全市系统党员中,基层所(站)党员有106人,占全市系统党员人数的44.35%,呈现分布广、贴近群众等特点,是县级局党支部工作的执行一线,处于行业党组织最前沿,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着基层高质量发展。推进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校准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解决发展难题、化解改革矛盾、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需要,也是团结和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作为,助力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三)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推进新时代专卖管理转型升级落地的实践要求
近年来,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落实“放管服”改革及“互联网+监管”要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质队伍”目标,以区局(公司)推进基层所(站)管理模式改革为契机,牢牢把握基层所(站)“网格单元、执行单元、业务单元、练兵单元”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基层专卖管理所、客户服务站一体化运营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顺应基层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优化,推动管服深度协同,激发队伍活力,对新时代新阶段的基层党小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虽初步构建了“大党建”格局,推动党建向基层末梢延伸,基层所(站)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仍“两张皮”缺“一盘棋”、“面广线长点多”却“亮点特点重点少”,目标任务不明确,重点内容把不住,实践载体找不准,制度机制跟不上,以致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不佳,主要问题及成因表现在:
(一)融合的思想认识“浅”,党建业务观念“偏”
近年来,各级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普遍增强,能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但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小组建设重视不够,存在重心放在抓市县局党组织上,对所(站)党小组抓的不够,有的存在“讲政治是领导干部的事、是机关的事,和基层所(站)关系不大”等认识偏差,影响了基层组织功能发挥。“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仍普遍存在,认为党建是软任务,很少用党建思维、党的理论指导分析业务工作短板,没有悟透党建对业务的引导、促进作用。
(二)融合的工作基础“松”,管服协同力度“轻”
虽然基层所(站)管理模式改革已经历了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但实际工作中,管理与服务职能融合不够,专卖、营销协同多停留于信息传递层面,缺少有力抓手与科学的管理机制,也导致党建与业务融合“有形无神”,党建引领无法有效体现“1+1>2”的作用,未能真正“拧成一股绳”。基层所(站)党小组建设制度较少,尚未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仍不够严实。
(三)融合的人员力量“弱”,党业复合人才“乏”
部分基层所(站)党员的数量不足3人,未达成组建党小组的要求。党务、业务间缺乏双向交流,缺少懂党务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基层队伍老龄化、人员流动频繁,给队伍素能提升带来较大挑战。据统计,基层所(站)党小组50岁以上党员达16%,41—50岁党员占比70%,40岁以下党员占比仅有14%;有65%的所(站)党小组长任职在3年及以下,党建与业务工作经验略显不足。
(四)融合的方式方法“少”,党建赋能成效“微”
大多数基层所(站)不清楚党建与业务“为什么融”“如何融”“融什么”“怎么融”问题,纯粹业务观念较重,部分所(站)党小组不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甚至不少人认为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完成交纳党费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资料归档,传达学习文件,就是实现了融合,就是做好了党建工作,党建赋能专销业务发展的作用难以体现,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来促进主业的途径方法不多。
(五)融合的制度机制“缺”,正向激励举措“少”
针对基层所(站)这个层面,尚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性指导意见,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结合点、切入点找不准;考核机制不健全,重在考核约束,缺少正向激励,考核结果的运用倾向于“干好是本分,干不好重扣分”,责、权、利不一致;联建共建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党建向外延伸发展。
三、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理念融合、组织融合、机制融合、实践融合四位一体的融合路径模式,以基层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在理念上融合,筑牢党建业务融合根基
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中央、行业决策部署的学习、宣贯,树牢“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所(站)党小组政治功能,把政治标准转化为组织建设的工作标准,具体化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家局和区局(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为基层党员、职工的日常言行上。二是创新学习方式。针对所(站)党员特点,创新政治教育方式,贯通党小组会、周例会、每日晨会等方式,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组织开展“政治教育进所(站)”等各种形式多样、全面覆盖、贴近基层员工的学习活动,把党的理论、行业共同价值观嵌入基层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
(二)在组织上融合,夯实党建业务融合保障
为解决基层所(站)党员少、结构单一、组织力量薄弱等难题,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把党小组建到所有基层所(站),确保党组织无缝融入到各部门各业务条线的组织管理架构中。一是严格全覆盖。推进基层支部全面调整,特别是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县级局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下沉充实党小组力量,现已完成所有所(站)党小组组建工作,实现全覆盖。二是配强小组长。完善基层所(站)建设标准要求,原则上所(站)长应为党小组组长,所(站)长不是党员的,由县级局(营销部)按照党性观念强、模范作用好、群众威信高等要求,选定一名党员作为党小组组长,通过“党小组长沟通支委成员、带领普通党员”,切实发挥党小组长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拓展党建圈。积极吸收零售客户中的党员参与进来,推动党建向零售户、消费者和所(站)所在地的乡镇党政部门延伸,把基层所(站)打造成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先锋阵地”。四是培育后备军。重视所(站)党小组后备力量的建设与储备,通过实施“双培养”机制,即“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努力解决基层所(站)党员少、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28个基层所(站)均成立了党小组,并创建了“一区一队两岗”,其中党员责任区28个,设置党员先锋岗45个、党员示范岗56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8支,激励党员立足岗位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在机制上融合,强化党建业务融合支撑
一是持续完善工作标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指标与所(站)党小组标准有效对接,融入到标准化所(站)创建之中,持续总结前期经验、定期评估、持续完善,实现建标过程的动态管控,推动改进提升。二是持续完善党建联建机制。与行业内外单位开展基于业务关系、工作联系的党建联建,以组织互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业务高效开展。三是持续健全党建考评督导机制。做实党支部考核,把党小组考核作为党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推动县局党建工作考核、所(站)年度业务考核一体开展,与所(站)长评先评优、绩效薪酬相挂钩,推动党建考核由软约束变为硬指标,激励带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实现新突破。
(四)在实践上融合,拓展党建业务融合路径
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方式方法,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专卖监管方面,坚持党建与智慧专卖深化融合载体建设,将专卖工作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要点,引入课题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开创新课题攻关,“以数赋智”推进“智能监管”。卷烟营销方面,开展“党建+经营指导”活动,组织党员客户经理靠前服务,从经营理念、经营技巧、终端陈列等方面入手,依托营销系统、信息采集点、聚合支付采集市场数据,开展数据研判和市场状态监测分析,收集、分析消费行为,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经营水平;推行“党建+终端建设”模式,以“理念新、业绩佳、诚信好”为标准,评选党员客户示范终端,组织客户实地参观,共同分享经验、交流体会,充分发挥党员客户示范终端的辐射作用,带动客户守法经营。基础管理方面,推行“党建+精益创新”,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所(站)党员积极参与科技项目、课题研究和QC创新,带领团队持续改革创新;推行“党建+对标管理”模式,把对标管理作为基层所(站)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推进城区(县城)与乡镇所(站)分类对标,加强市管员和客户经理的岗位对标,充分调动所(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各基层所(站)之间比学赶超的氛围。服务群众方面,创新基层“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新机制,鼓励所(站)党员积极与乡镇政府、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围绕亲情帮扶、法律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乡镇)、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2020年以来,共有9名所(站)党员被选派到挂点联系村参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6万元,用于挂点帮扶村路灯安装、道路建设、校园建设以及文化广场建设等,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取得积极成效。其中有1名基层所(站)派驻挂点联系村驻村队员、党员专卖员荣获“2021-2022年度广西全区优秀乡村振兴驻村队员”。
四、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融合路径的实施,Y市烟草专卖局基层所(站)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将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锻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通过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机制化解决基层效率效能问题,切实提升全市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力促基层所(站)管理升级、服务提质、管服并进、全面提升,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2023年,Y市烟草查办案件916起,案值总额3549.52万元,同比增长44.94%,税利同比增长3.38%;2024年1至6月,查办案件528起,案值总额2106.22万元,同比增长8.42%,税利同比增长4.78%。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了从“有形”到“有效”的提升
一是基层组织功能进一步完善。按照“规范成立、应设尽设、全面覆盖”要求,坚持“组织建在一线、工作覆盖一线”,统筹优化队伍结构,规范全市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所(站)党小组数从18个增加到28个,增幅达55.5%,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二是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选优配强骨干队伍,选拔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充实到基层一线历练,造就高素能基层队伍。基层县局增设党建监察室,配强党务工作力量,所(站)党小组设1名兼职党务干事。及时调整党员评议不合格、业务不称职及非党员的所(站)长。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持续改善基层工作生活环境,提升所(站)党建阵地建设水平,以“人财物”综合保障一体化推动所(站)的高效能治理。
(三)所(站)队伍工作作风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背景下,基层所(站)员工队伍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要我干”的被动工作状态逐渐转变为“我要干”的主动工作状态,职工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年,共有45名所(站)职工绩效考核优秀,占全市系统绩效考核优秀员工总数的40.5%,5人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名所(站)党员荣获广西全区烟草商业系统“优秀员工”称号,占全市系统获得该荣誉员工总数的25%。
参考文献
[1]何永秋,夏岚,彭益珑,刘阳光,廖昶.基层烟草站点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13):65-67.
[2]杨固.新时代推进基层单位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J].现代企业,2023(05):85-86+109.
作者简介:蒋晓梅(1973.4-),女,本科, 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经济、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