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层实践研究

董诺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4年25期
中共大姚县委党校 675400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华,并结合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治理的丰富经验。明确强调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两个结合”以及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基层文化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阐述,旨在为筑牢基层文化根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基层实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关乎国运兴衰的关键元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性成就。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背景

(一)理论背景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的“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强调赓续中华文脉,如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发展了“以文治国”理念。“以文治国”的治理理念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在民族和国家发展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智慧,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继承发展了这一重要理念,把文化发展融入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脉”。习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唯物史观的相关观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当前,全球化运动在不断地发展,文化面向世界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大势,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角度,发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倡议。把追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文化建设不断进行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历史依据。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凝聚了精神力量。邓小平同志强调“全党必须牢记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核心要务,进一步加强党内建设,肃清社会不良风气,这不是商量,是任务,必须搞,不能松懈,还要从基层工作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与延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化建设的思想智慧。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核心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做出的原创性论断。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领导地位,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党的文化领导权、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怎样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新时代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实现“两个结合”是关键

“两个结合”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方面,“两个结合”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两个结合”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实践路径,引领了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可以打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气质的文化精品。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精髓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心。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中,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传承。当前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独特的中国魅力,有助于在对外交往交流中保持住文化主体性和民族独立性,无论是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还是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层实践指向

(一)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遵循

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在基层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党在基层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近年来,随着文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基层发展中对于文化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一大批结合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兴起,但随之而来各种管理难题也开始出现,这就要求基层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强化政治引领,处理好党和基层党建之间的关系,用党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强化各级党委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其次,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创新性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如道德讲堂、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人人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首先,基层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从人民群众中找到文化发展的突破点,充分挖掘和传承民间文化资源,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其次,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紧密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文化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坚持守正创新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路径指向

坚持守正创新是实现基层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基层文化发展而言,一方面,必须坚持“守正”,充分挖掘地区文化,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特色建筑等。基层文化建设应深入挖掘这些独特资源,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增强基层文化的厚重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升基层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基层文化建设应积极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变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各地要勇于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传播手段和市场运营模式,推动基层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基层文化发展要在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体悟真理、实践真理,更好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本文系2024年楚雄州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课题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基层实践研究”(编号:2024CXDXXT27)阶段性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