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二级院系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

——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为例

李红丹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4年27期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万州 404120

摘要:高校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本文立足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双高目标,充分发挥“党总支一盘棋、支部一团火、党员一面旗、全院一股劲”四个作用,构建“1234”矩阵党建体系,努力打造“仁心‘护’航,匠心筑梦”党建品牌,解决“魂”、“本”、“实”、“绩”问题,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双融双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推进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高校党组织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既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也是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的需要。推动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着力点、结合点,着力达成执行有力、上下一致、深度融合的组织体系。

1.坚持“一个中心”,把好“方向盘”,解决“魂”的问题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党总支做到“五个到位”,党支部做到“七个有力”的要求,引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强化党建工作内涵发展,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聚焦“两个着力点”,增强“组织力”,解决“本”的问题

1.1把 “三向”显“三度”,强政治建设,提升统筹领导力。

一是把握政治航向、做到理论武装有深度。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总支领头学—党支部重点学—教职工广泛学”三级学习体系和“随机抽查+定期普查”全覆盖督学制度,做到学习要扎实、过程要交流、成果要反馈、总结要反思“四要”闭环管理,确保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把握办学方向、做到三全育人有温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医学人才培养内涵,构建“党建领航—课堂导航—文化续航—实践启航—心理护航”“五维一体”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提升育人实效。三是把握办院导向,实现事业发展有高度。学院立足医护专业特色,紧跟国家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方向、区域发展走向、医养转型导向,深化院地、院企合作,形成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补充的专业集群,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2抓“三融”聚“三力”,强深度融合,提升发展凝聚力。

一是抓党政班子融合,形成学院发展的强劲牵引力。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凝心聚力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学院充分发挥党政一肩挑的优势,坚持“一盘棋”思维,强化班子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协同配合,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形成事业发展合力。二是抓党支部与教研室融合,形成学院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支部班子成员和教研室主任是学院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少数。学院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为抓手,坚持选拔、培育两手抓,注重政治、业务双过硬。做到支部班子成员既是党建工作带头人,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带头人,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党员和教师的融合,形成学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院坚持结对帮扶引导,以班子成员结对支部,支部结对党员,党员结对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结对新进教师等方式,建立骨干教师和党员双培养机制,让党员和教师融合互助、合作成长,切实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战斗力。

3.健全“三条工作链”,理顺“责任制”,解决“实”的问题

3.1压实党总支责任链,抓头雁,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完善主体责任落实制度。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从领导班子、党总支书记和班子成员三个层面上分别梳理责任清单,制定具体措施。二是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坚持每半月先后召开1次党总支会议、1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学院重要事项,确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三是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学院构建“党总支为龙头—党支部为抓手—党小组为载体—党员为基础”的四级组织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中梗阻”问题。

3.2健全党支部工作链,抓主线,压实党建责任

一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对标“七个有力”,完善组织生活与党员教育、党支部建设与管理、党员和党支部书记考核等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切实增强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二是建立党员发展标准流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抓好思想入党。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实施三大工程(大一启迪教育、大二深化提升、大三菁英闪亮),制定新生进校启蒙、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培养与转正 “三阶段”党性教育及培养发展计划。三是建立“三合四带”工作机制。探索设置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跨年级整合等方式设置党支部,将党小组建在教研室、重大项目上,推进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会、党建带科研、党建带社团的“一建四带”工作机制凝聚党建合力,提升基层支部战斗力。

3.3创新党员职责链,抓一线,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建立“五结对”帮扶机制。班子成员结对支部、支部结对党员、党员结对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结对新进教师、教师结对学生,重点对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就业、执考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形成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浓厚氛围。二是建构“双导师”育人模式。学院立足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求,以“三力三有”为目标,(“三力”指育人有力、教学有力、活动有力;“三有”指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业教师”的育人合力,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学业导师”的“全周期双导师”制度,带动学生全面成长。三是推行“双培养”队伍建设。实施“双培养”计划,把教学教研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教研骨干,把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头雁力量,让每名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4.推进“四项工程”,打好“组合拳”,解决“绩”的问题

4.1实施“思想领航”工程,持续提升政治引领力

精心打造“四个课堂”,厚理想、畅精神、壮意志、强技能,为学生全面成长搭建平台。一是办实教学第一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培养“德技双修的基层护理人才”的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专融合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打好育人基础。二是办精学生活动第二课堂,拓展教育多重维度。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以学生社团为龙头、“互联网+”“挑战杯” “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义诊为抓手, “512护理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为基础,搭建校内实践活动育人平台,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三是办好技能实践第三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形成“选苗、育苗、护苗、蹲苗”一体化竞赛培养模式,通过备赛、参赛、办赛等方式,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环境。四是办活网络媒体第四课堂,拓宽文化育人阵地。利用学院“三峡护士”公众号、官网平台、抖音号等网络平台,用生动、鲜活的校园故事,传递主流价值,讲好“三峡医专”故事,讲好“身边榜样”的故事,充分打造思想教育媒体主阵地,涵养学生对党忠诚的大德、培育造福人民的医德、恪守严于律己的品德。

4.2实施“头雁领路”工程,持续提升示范带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院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学院以“左凤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引领,按照“塑名师、传帮带、抓竞赛、孵团队”的思路,实施 “教师名师培育工程、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新进教师肩并肩成长训练”三大计划,构建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总支书记“头雁领飞”,支部党员跟着“雁阵齐飞”的生动局面。

4.3实施“先锋领军”工程,持续提升党员创造力

学院坚持以一流党建统领一流学院的建设、一流专业的发展和一流人才的培养,从党总支-党支部-教研室三个层次,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实习就业结合起来,形成“党建+业务”工作机制,党建和事业“双融双高”质效并显。

4.4实施“典型领跑”工程,持续提升组织战斗力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树典型、创品牌、建特色”,学院坚持党建统领,拓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学生活动、技能竞赛等N个场域,选拔“教学能手”、评选“科研标兵”、打造“示范课堂”、选树“先进典型”,设立党支部荣誉展示墙,宣传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精神活力。现在学院呈现出“撸起袖子、甩起膀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良好精气神,原来躺平的、坐下的教职工站起来、跑起来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11):4-13.

[2] 李晓跃.高校二级院系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1(4):16-20

基金资助:2020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党建纪检专项研究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SKDJ027 )

作者简介:李红丹,女,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