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数据赋能下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特征与变革路径
摘要:本研究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剖析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特征与变革路径。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揭示了济南市旅游消费在时间维度上的季节性、周期性规律及在空间维度上的区域热点与差异特征。基于这些特征,进一步探讨如何借助大数据推动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济南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数据;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时空特征;变革路径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消费结构成为影响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济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研究其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特征及变革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旅游消费研究方法受限于数据的规模和精度,存在局限性。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旅游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利用大数据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旅游消费行为,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为保证分析兼具全面性与准确性,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手段。首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旅游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游客的出行时间、消费类别、消费金额等。其次,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究旅游消费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规律。再者,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直观展示旅游消费在空间上的布局和集聚特征。最后探究左右旅游消费结构的各类因素。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途径广泛且权威:一是在线旅游平台(如携程、去哪儿等)的预订数据,涵盖了酒店、机票、门票等预订信息;二是通过景区的智能票务系统和监控设施收集景区的游客流量监测数据,获取游客的进出时间和数量;三是酒店的入住登记数据,记录游客的入住时间、停留天数、房型选择等信息;第四类数据来源于交通部门,涵盖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客运方式所统计的客流量数据。第五类则从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的旅游相关文本内容,借助前沿的文本挖掘技术,提炼出游客分享的旅游体验、评价以及推荐信息 。
三、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特征
3.1 时间特性分析
3.1.1 季节性波动
济南市旅游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动。春季和秋季是旅游旺季,这两个季节气候适宜,适合户外活动。春季,济南的各大公园和景区的花卉展览和文化活动,如趵突泉的海棠花展、千佛山的民俗文化节等,有效带动游客流量与消费增长。秋季,红叶谷的红叶观赏、大明湖的金秋菊展等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项目均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较高,但泉水旅游仍为亮点,加之水上娱乐项目的受欢迎程度,餐饮与娱乐消费有所增加。冬季相对是旅游淡季,但节假日如元旦、春节期间,丰富的民俗活动,如灯会、庙会等,仍能吸引一定游客量,形成消费小高峰。
3.1.2 节假日消费集中性
旅游消费的客流高峰常常出现在节假日与周末。春节期间,趵突泉灯会、千佛山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极具吸引力,吸引了本地居民踊跃参与和大批外地游客前来体验。消费重点集中在餐饮、购物和文化体验方面。国庆黄金周期间,游客出行时间较长,旅游消费结构更加多元,涵盖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等多方面。周末则以短途游为主,乡村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或城市休闲场所成为热门选择。
3.2 空间特征
3.2.1 区域消费差异
济南市10个区域的旅游消费差异化明显。历下区作为济南的核心旅游区,拥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知名景点,游客量大,消费以游览和住宿为主,景区周边的高档酒店和特色民宿入住率较高,特色餐饮和旅游纪念品的消费也较为活跃。市中区依托大观园、英雄山等景点及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购物和餐饮消费占比较大。槐荫区因济南西站的交通枢纽地位,以及方特东方神画等主题公园的存在,交通和娱乐消费突出。历城区则以南部山区的农家乐、生态旅游为主,餐饮与住宿消费占比重要。
3.2.2 消费热点分布
GIS空间分析显示,济南市旅游消费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旅游景区周边及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附近。趵突泉-大明湖景区周边形成了以旅游购物街、美食街为核心的消费集聚区,满足游客购物、餐饮与休闲娱乐需求。济南西站周边因交通便利和商业配套设施完善,成为旅游消费热点区域,游客在交通换乘、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较为集中。此外,南部山区热门农家乐与乡村旅游景点在周末与节假日也展现出消费热点特征。
四、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变革路径
4.1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
为精准营销旅游产品,济南运用大数据对游客消费行为及偏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游客在在线旅游平台留下的搜索记录、浏览痕迹以及预订信息,精准挖掘出游客潜藏的旅游需求。例如,对于偏好历史文化景点的游客,可以定制济南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包括趵突泉、大明湖、芙蓉街等景点的深度游产品,并搭配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济南评书表演等。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旅游APP等渠道,向目标客户精准投放个性化的旅游广告和优惠信息,从而提高营销效果和游客转化率。
4.2 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
基于对旅游消费结构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特性的研究,针对性地打造丰富多元、契合个体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旅游旺季,可以推出如“泉城文化深度游”“济南美食探秘之旅”等特色主题旅游线路。为了填补旅游淡季的市场空白,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冬季冰雪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等特色产品。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游客需求,从服务、设施、内容等方面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升级,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如在景区增加互动体验项目,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让游客深入地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4.3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依据旅游消费呈现出的空间特性,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展开优化。在那些游客流量大、消费集中的旅游热点区域,着重强化交通疏导工作,加快停车设施建设,让游客前往景区更加便捷。合理规划旅游购物街区和餐饮集聚区,以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对于旅游消费不太活跃的区域,则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培育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比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推动各区域旅游协同共进、均衡发展。
4.4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
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以此拓展旅游消费。加强旅游同文化、体育、健康、农业等产业的协同合作,大力开拓文化旅游演艺、体育旅游赛事、康养旅游度假、乡村旅游休闲等。以济南为例,举办济南国际泉水节、济南马拉松等活动,有效吸引游客参与,带动旅游消费显著增长。通过产业融合,持续优化旅游消费结构,进一步挖掘旅游产业附加值,全方位提升综合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解析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路径。基于这些特征,通过精准营销、产品创新升级、优化空间布局和加强产业融合等措施,可以推动济南市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为旅游研究提供更全面、精确的数据支持,助力旅游产业制定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的发展战略。同时,我们需密切关注旅游市场的最新动态,灵活调整旅游发展策略,确保济南市旅游产业能够紧跟消费趋势,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保继刚,尹寿兵等. 《旅游消费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2023, 34(2): 135-146.
李萌.《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18.研究报告
携程集团.《2024年济南市旅游大数据报告》[R].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