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缺乏问题的深度剖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国防军事教育对培养国民国家安全意识与国防素养意义重大。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栋梁,其国防军事教育应受重视。但现实中,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存在缺失,影响国家人才战略与国防建设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缺乏;剖析与对策
青年是祖国国防建设的关键力量,其担当与奉献是捍卫主权、守护和平的重要支撑。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一、国防教育,刻不容缓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亚洲地区也因周边国家利益诉求及外部势力搅局,和平与发展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但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却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关注解决。
二、他山之石与本土探索
国外在青少年国防教育方面有成熟体系。欧美将国防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如北美的童子军活动,通过野外生存训练、急救技能学习等培养青少年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国防意识。部分国家因特殊国情,从小学就将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设置专门军事训练课程,提升学生复杂环境生存与危机应对能力。
国内研究表明,中小学国防军事教育主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和新生入学军训开展,存在形式单一、场地缺乏、课程虚化、师资不足等问题。
三、探寻问题根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发现,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存在多方面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约 90% 的中小学平均每周国防军事教育课时不足 1 小时,部分学校以讲座替代。教学任务紧张时,体育课时常被主科占用,军训注重汇报表演,因安全问题训练强度和内容不足,学生接受国防军事和体育教育时间大幅减少。课程内容多为军事队列训练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少,实弹射击等实操稀缺,学生对现代战争信息化作战、战术战略运用了解甚少,理论讲解枯燥,难以激发兴趣。
师资队伍薄弱:多数学校缺乏专业国防军事教育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兼任教师军事知识和技能不足,影响教学质量。近 86% 的教师过去一年未接受相关培训,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难以及时更新。
实践活动欠缺:少数学校经常组织校内军事主题活动,多数学校军训仅简单队列训练和徒步,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项目,军事游戏活动开展少,学生难以体验军事策略和团队协作乐趣。学校与军事教育实践基地合作低,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基地资源有限、接待能力不足,合作困难。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东部发达地区学校军事教育资源优于中西部地区,经费投入上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东部学校可购置先进设备,聘请专业教官,中西部学校则因经费不足,存在训练场地缺乏、教学用具陈旧等问题。城市中小学军事教育资源丰富度远超农村中小学,农村学校教材老旧、教具匮乏、训练场地简陋,制约学生接受国防军事教育质量。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育观念偏差:73% 的家长和 59% 的教师认为国防军事教育对学生成绩提升无直接帮助,精力集中在主科。家长关注考试分数和升学,认为国防军事教育浪费时间;教师受教学成绩考核压力,忽视国防军事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约 45% 的教育工作者和 54% 的家长对国防军事教育重要意义理解不深,认为和平时期无需过多军事教育。
政策执行不力:国家虽有相关政策,但地方执行存在折扣,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教育资源分配政策未充分考虑国防军事教育需求,资源向其他学科倾斜。教育经费更多投入主科教学设施建设和师资培训,国防军事教育经费占比小;师资分配上,缺乏针对国防军事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引进计划。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娱乐化氛围浓厚,80% 的学生更倾向娱乐活动,军事类游戏娱乐化、歪曲化,降低学生对国防军事教育关注度。长期和平使 73% 的受访者认为战争遥远,国防军事教育无关紧要,影响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国防军事教育的态度。
四、问题带来的影响
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不足:面对潜在安全威胁情景假设,60% 的学生不知如何应对,缺乏国防意识和应急能力,自救互救技能不足。如模拟遭遇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时,学生不知所措,缺乏急救技能,不知如何配合相关部门应对。
民族精神培育受阻:国防军事教育缺失使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感悟不深,难以体会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来之不易,爱国情感难以扎根。军事教育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缺乏国防军事教育导致 82% 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个人主义倾向较强,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下降。
综合素质发展受限:31% 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违纪行为,国防军事教育缺乏影响学生纪律意识养成。军事训练强调纪律性,缺乏训练使部分学生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62% 的学生体能测试不能达到同年龄段正常要求,缺少军事训练活动,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提升缓慢。
五、多方努力,共筑国防教育基石
转变教育观念: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发布有趣军事知识和训练视频,吸引家长和学生关注,提升对国防军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防军事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赋予一定权重。教育部门制定详细评价标准,涵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活动等指标,促使学校落实,家长支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范院校和军事院校联合培养专业师资。师范院校提供教育理论知识,军事院校提供专业军事知识,培养过程注重实践环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防军事教育专项培训,包括军事技能训练,提升教师军事技能指导能力。聘请退役军人任教,为教学增添活力。
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增加国际军事战略格局分析、军事科技知识等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实践课程增加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战略模拟课程,培养学生军事指挥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呼应。
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改善中西部学校军事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一调配教材和教具。
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缺乏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教育体系内部及社会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国防军事教育对国防军队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需明确问题,剖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对策,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中小学生国防军事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大红.中小学国防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5.
[2] 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J].教育部,2021.12.27.
项目: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走英雄路,筑强国魂-红色少年特战营军事拓展训练》,项目编号:S202410644061
作者简介:刘晓(1987—),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助教,硕士,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杨牟(1995),男,汉族,四川会理,学生,本科在读,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黄月涵(2005),女,汉族,四川资中,学生,本科在读,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何瑶(2003),女,汉族,四川剑阁,学生,本科在读,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