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媒体时代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创新发展

许越凡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5年5期
天津传媒学院 天津市 301900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戏剧与影视艺术在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新路径,分析了其在题材选择、表现形式、受众互动等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新媒体不仅为戏剧与影视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还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年轻化、短小精湛化以及主题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为戏剧与影视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创新性。本文旨在为戏剧与影视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发展;媒介融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深刻影响了观众的接受习惯。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戏剧影视艺术在创作形式、传播方式、观众体验以及艺术表现力方面实现了大幅创新,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新路径,也成为了探寻戏剧与影视艺术新思路的关键。

二、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作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在于其交互性、 即时性、 个性化和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为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提供了无限可能。1在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作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的创新以及受众互动的增强三个方面。

首先,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成为新媒体时代戏剧与影视艺术的重要特征。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题材来源的多样化,新媒体平台为戏剧与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来源,包括社会热点、网络文学、短视频内容、用户生成内容(UGC)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和现象常常被改编为微戏剧或影视短片,如《凌晨四点的上海》通过紧凑的叙事和视觉冲击力,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此外,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来源,如《庆余年》《琅琊榜》等作品的成功,展现了网络文学在戏剧影视创作中的潜力。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戏剧与影视艺术在创作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题材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其时代意义。如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鹿原》改编的舞台剧,既展现了文学经典的思想深度,又通过新媒体传播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此外,新媒体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戏剧与影视艺术能够引入更多跨文化题材。许多影视作品开始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如《流浪地球》通过科幻题材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全球视野。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题材,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反腐题材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展现了戏剧影视作品的社会责任感。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是新媒体时代戏剧与影视艺术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内容,还拓宽了受众的审美视野。通过多样化题材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题材的结合、跨文化题材的引入以及社会现实题材的回归,戏剧与影视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创新性,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艺术体验。

其次,表现形式的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另一大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全新的艺术样态。如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利用4K录制和实时投屏技术,将敦煌壁画与舞台表演结合,创造了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最后,受众互动的增强改变了传统的观演关系。新媒体平台使观众能够实时参与创作与传播,例如通过弹幕、直播、评论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看法。粤语话剧《唔讲得》引入5.5G技术,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屏幕与舞台表演互动,打破了传统的观演界限,增强了戏剧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创作形态更加多元化、年轻化和互动化,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核心价值,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艺术表达的突破与升级。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为戏剧与影视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创作、传播与接受方式的全面革新。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技术、内容与传播三个层面,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核心价值,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艺术表达的突破与升级。

一方面是在技术融合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舞台艺术的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戏剧与影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多媒体京剧《梅兰霓裳》利用LED屏和干冰技术,营造出华清池的水雾朦胧效果,增强了京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技术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还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另一方面是在传播融合上,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生活节奏步入了快餐式发展模式,处于加速状态。戏剧影视行业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大的竞争环境,开始多方面推进自身发展。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同传播,为戏剧与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和更高效的传播效果,如沉浸式实景戏剧《寻梦牡丹亭》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演出,打破了传统传播的时空限制,让更多观众能够体验到戏剧的魅力。这种传播融合不仅扩大了作品的受众范围,还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创新融合为戏剧与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内容与传播的深度融合,戏剧与影视艺术在保留传统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艺术表达的突破与升级。未来这种融合将继续推动戏剧与影视艺术的多元化、年轻化和国际化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四、新媒体时代下戏剧与影视艺术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戏剧与影视艺术的成长充满了挑战,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与影视作品为追求流量,往往模仿热门题材,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并且盗版泛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盗版作品泛滥,严重损害创作者权益。这导致了评论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新媒体戏剧评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虽然丰富了评论生态,但也导致评论缺乏深度和理性,情绪化、主观化现象普遍,影响评论的公信力。

面对重重挑战,戏剧与影视艺术的从业者以何种对策应对就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要加强原创性,提升内容质量,创作者应注重题材创新,避免盲目追求流量。其次,应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有关部门及平台应加强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再次,提升评论质量,引导理性讨论也十分重要,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评论的审核与引导,鼓励专业剧评人参与,提升评论的学术性和建设性。最后我们要不断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戏剧与影视的表现力,在这一方面,粤语话剧《唔讲得》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该剧通过引入5.5G技术,以观众在手机与舞台互动的形式打破了传统观演关系。

五、结论

新媒体时代为戏剧与影视艺术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内容同质化、盗版泛滥、评论质量低下等挑战。通过加强原创性、完善版权保护、提升评论质量以及推动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戏剧与影视艺术可以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刘翼如.新媒体对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影响 [J].中外文化交流,2024(10):100-102.

孙瑜.新时代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创新发展研究 [J].戏剧之家,2024(5):18-20.

项目名称:本文系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艺予心安——心灵戏剧坊以戏剧疗愈人心计划”(项目批准号为:2024136590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越凡(2002.1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天津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