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路径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9所民办高校760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领域多样,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媒体行业,外贸和翻译领域也有一定需求。大部分毕业生留在云南工作,少部分前往南亚、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国际化就业机会增多。主要挑战包括人工智能的影响、民办高校认可度低和全球经济不稳定性。未来,自媒体、物流、旅游和在线教育等新兴领域前景广阔。
关键词: “一带一路”、云南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路径、发展趋势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以国际经济合作为核心的大型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全球经济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随着这一倡议的深入推进,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窗口,其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就业路径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文献综述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与趋势研究主要聚焦于倡议的影响、就业情况、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Wang(2022)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合作平台,推动基础设施、贸易及文化交流,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带来跨国企业与文化沟通的就业机会。Ting等(2017)研究表明,语言能力与沟通技巧是雇主关注的关键,高校需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而Siraj等(2022)则探讨了技术对英语职业发展的影响,尤其在巴基斯坦,技术工具帮助毕业生拓展职业路径。
国内研究侧重于“一带一路”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刘志云与谢春旭(2023)指出,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英语人才需求激增。陈燕(2021)认为,独立学院应通过课程创新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和技术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研究还显示,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领域对英语毕业生需求尤为突出。
地方性研究方面,伍惠娟(2020)调查显示,云南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多,但竞争激烈,毕业生需提升综合素质。曹静(2015)认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旺盛,需制定对应的培养模式。耿三琳(2008)强调,旅游业对英语高级人才的要求高。此外,张春雷与张小穗(2023)探讨了英语毕业生创业机会,尤其在自媒体运营领域。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将在跨国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指出,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外贸、翻译、教育等领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同时也面临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等挑战。许多研究者建议高校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及就业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需求。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云南省九所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共计760名毕业生填写了问卷,另有20名毕业生接受了访谈。问卷内容涉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与内容分析法。
研究结果
就业领域多样化:根据数据分析,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64.6%的毕业生已就业,25.0%选择继续深造,显示出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视。就业领域较为多样,44.3%从事教育行业,32.5%进入媒体行业,外贸和翻译领域也有一定需求,反映出该专业跨行业的适应能力。升学方面,68.9%的学生选择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专业,而60.8%的自主创业者与该倡议相关,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正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就业地域的分布情况揭示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多样选择。具体而言,有78.3%的毕业生倾向于留在云南省内发展,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舞台。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一个令人瞩目的新趋势正在形成——11.8%的毕业生已经勇敢地迈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标志着国际化就业机会的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高达63.2%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国际化的需求,这种需求成为了他们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强大动力。他们深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除了留在云南外,还倾向于前往与云南邻近的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国家,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有着紧密经贸往来的国家,如缅甸、泰国等。这些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他们可以在这些国家的企业、机构或国际组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英语专长,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就业挑战:调查数据显示,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工智能对岗位的影响(93.9%),许多传统语言类岗位受到AI技术的冲击,毕业生需要提升技术技能以保持竞争力;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足(92.5%),影响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世界经济和政治不稳定性84.4%,对外贸和国际化岗位的就业带来不确定性;民办高校相关政策导向(70.3%)限制了就业渠道;以及学校课程与就业需求不匹配(64.2%),毕业生缺乏与实际市场需求接轨的实践经验。
职业发展趋势:根据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未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自媒体与文化产业
87.3%的毕业生认为自媒体文化使者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80.2%的毕业生选择自媒体主播作为职业前景。这表明,随着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自媒体成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发展领域。访谈中提到,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成为内容创作者、视频博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和推广成为了重要任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文化、推广国际交流项目,具有广阔前景。
2. 物流与国际贸易
84.0%的毕业生认为物流行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境物流和国际贸易的需求持续上升。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物流行业中可以担任国际客户服务、跨境供应链管理等角色。访谈中也提到,国际贸易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需求增加,物流行业对具备语言和文化能力的毕业生有较大需求。
3. 旅游与酒店管理
79.7%的毕业生选择了旅游作为未来职业发展领域。这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跨境旅游业息息相关。访谈指出,导游、旅游顾问以及酒店管理等职业是毕业生可以选择的方向。由于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外语能力的毕业生在该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能够为国际游客提供服务。
4. 教育领域
78.3%的毕业生认为教育领域是未来职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除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岗位外,访谈中提到,在线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前景广阔。在线教育平台的崛起使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授课,扩大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一领域发挥语言特长。
5. 专业翻译与口译
虽然问卷中未单独列出翻译岗位,但访谈结果表明,尽管AI技术可能影响传统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岗位,但在专业领域的文档翻译(如法律、医疗、技术)中,英语专业毕业生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类岗位要求对行业知识的深度理解,语言能力与行业知识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将获得更多机会。
讨论:在研究讨论环节,本文融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成果,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况及未来走向,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和启示。数据显示,英语专业毕业生展现出广泛的就业适应性:44.3%投身教育,持续满足该领域需求;32.5%转向媒体,尤其是数字化与自媒体行业的兴起,为他们开辟了新就业途径。同时,外贸与翻译领域亦展现需求,彰显了英语专业在多行业中的灵活应用,尤其受益于“一带一路”促进的国际合作。
就业地域选择上,多数毕业生偏好留滇,可能与当地经济机遇及生活成本相关;而11.8%选择海外就业,尤以缅甸、泰国等与中国经贸紧密国家为主,凸显“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机遇。63.2%的毕业生感知到工作的国际化需求,强调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在面对挑战上,93.9%的受访者认识到AI对就业的影响,要求增强技术技能以适应变革。人工智能虽对传统语言岗位构成挑战,却也催生了对语言+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外,社会认可度及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也是制约因素,促使毕业生探索自媒体、国际贸易等新兴领域。
未来趋势方面,87.3%的毕业生看好自媒体与文化产业,视其为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期望成为文化交流桥梁。同时,物流、旅游、教育等领域亦被视为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与跨境旅游的增长,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将更加凸显,预示着其职业路径的多元化与广阔前景。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具备较强的跨行业适应能力,且就业形势良好。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挑战,毕业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在日益竞争的就业市场中保持优势。未来,自媒体、国际贸易、旅游以及教育领域将成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 Wang, C. N. (2022). China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Investment Report 2020. Green Finance & Development Center, https://greenfdc. org/wp-content/uploads/2022/02/Nedopil-2022_BRI-Investment-Report-2021. pdf (28.06. 2022).
[2] Ting, S.-H., Marzuki, E., Chuah, K.-M., Misieng, J., & Jerome, C. (2017). Employers’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for employability in Malaysia. Indones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7(2), 315-327.
[3]Siraj, S. M. S., Freed, M., & Bint-e-Javaid, S. (2022). TECHNOLOGY TREND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T TERTIARY LEVEL IN PAKISTAN. Pakistan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4(03), 57-64.
[4]Zhai, K., Moskal, M., & Read, B. (2021). Compelled to Compete: Chinese graduates on employment and social mobility afte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84, 102432.
[5]Kamaruddin, M. I. H., Ahmad, A., Husain, M. A., & Abd Hamid, S. N. (2023). Employment Trends of COVID-19 Graduates: The Case of a Malaysian Public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6]刘志云,谢春旭.“一带一路”倡议与涉外行业规范体系的建设[J].武大国际法评论,2023,7(06):42-59.DOI:10.13871/j.cnki.whuilr.2023.06.009.
[7]陈燕.“一带一路”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涉外”能力培养 [J]. 海外英语, 2021, (15): 93-95.
[8]伍惠娟.基于专业认同理论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以云南省五所高校实证研究为例 [J].大理大学学报,2020,5 (07):117-122.
[9]曹静.英语专业(外贸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166.
[10]耿三琳.谈我国旅游产业对英语人才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884.
[11]张春雷,张小穗.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运营英语类自媒体账号的创业思考[J].新闻传播,2023,(22):66-68.
[12]冯金霞.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就业现状调查研究——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 (10): 293-295.
项目来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编号:2024XJ5332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路径与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