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辰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3年13期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摘 要:本调研报告主要针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在社团活动中,一些学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缺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1.研究背景

社团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学生社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学生应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社团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社团活动不仅仅限于学术和文化领域,还包括体育、公益、创新创业等领域。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然而,社团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缺失,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或者是出于虚荣心和功利心。一些社团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也较弱,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会对整个社团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团管理和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和策略,进一步推动高校社团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作出积极的贡献。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筛选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可以了解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深入研究和探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文采用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有关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的相关研究论文、学术期刊、专业书籍、政府文件和相关统计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了解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探讨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常用方法。通过编制问卷,向受访者提出相关问题,从而了解受访者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进而推断出总体的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对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态度,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在校学生,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发放,收集受访者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包括社团组织的规模、活动内容、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生对社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和需求。

3.研究结果

本节笔者选取了部分调查问卷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概述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

3.1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0份,问卷有效性92%。调查对象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51%和49%。在年级方面,大三的学生参与调查人数最多,占比为37%,其次为大二学生,占比为27%,大一和大四学生占比分别为19%和14%,研究生及以上学生占比为3%。

在本次调查中,有54%的受访者参加过大学生社团活动,其中有13%的人曾经参加过但已退出。未参加过社团活动但感兴趣的人占比为16%,不感兴趣或者不了解社团活动的人占比为17%。

在参加过社团活动的人中,最主要的参与目的是丰富课余生活,占比为47%;其次是提高个人能力,占比为25%;交朋友和锻炼领导能力的比例分别为16%和12%。在未参加社团活动的人中,感兴趣的人中以丰富课余生活和提高个人能力为主,占比分别为42%和34%。

3.2现状与效果

在调查中,对于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有41%的人认为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非常重要,33%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4%的人认为大学生社团没有作用。可以看出,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被广大学生认可。此外,有50%的受访者对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人占比为11%。在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中,受访者最关注的是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占比分别为26%和25%。

对于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持比较满意的态度,其中有31%的人非常满意,41%的人比较满意。只有4%的人对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表示很不满意。

在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参与者普遍认为需要进行改进。其中,增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教育方式是两个受到普遍关注的方面,分别占比37%和26%。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需要加强社团管理,提高参与度(占比17%)和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教育活动(占比20%)。

参与者认为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占比42%)、学校对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占比28%)和社会各界对社团的关注和支持(占比19%)都是参与者认为需要得到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参与者也认为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占比11%)是重要的。

3.2建设路径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团普遍认为多种形式结合比单一形式更有效。其中,组织社团成员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得到了29%的支持,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其次是组织社团成员参观实践相关机构和企业,得到了27%的支持;进行文艺创作和演出以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得到了22%和17%的支持,最少的是进行团队合作及沟通训练,只有5%的支持率。这表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多种方式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

在评价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指标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应注重学生的政治意识和道德素质提高、社团成员参与度和活跃度的提高、社团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团在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社团组织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4.建议

4.1加强社团管理和组织建设

社团是高校学生自主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社团管理和组织建设是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和规范。社团是一个组织体系,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转。学校应该制定社团章程、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明确社团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活动范围、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社团的活动有序、规范开展。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社团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使其更好地管理社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社团考核机制。社团考核是社团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对社团的组织能力、活动质量、成果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是促进社团发展和提高社团活动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社团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社团奖励机制,鼓励社团在各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2加强社团指导和培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团、理解社团,更好地参与到社团中,学校应加强社团指导和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4.2.1 提供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培训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学校应该积极推进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培训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来给社团成员讲授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些课程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针对社团成员在组织管理、活动策划、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这些培训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团,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对于新成立的社团,可以进行基础的组织管理培训,包括社团章程、会议纪律、成员选拔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经验较丰富的社团,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活动策划和管理培训,包括市场调研、活动设计、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帮助社团成员更好地掌握组织管理的技能,提高其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将社团活动作为培训的一部分,让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派出专门的指导老师或社团辅导员,对社团成员进行一对一或小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并及时跟进和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社团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团的活力和凝聚力。

4.2.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团活动和自身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培养社团成员的自我意识、提高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团活动和自身成长。首先,学校应该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去。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例如体育比赛、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等,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团活动和自身成长。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例如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等,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校应该注重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引导社团成员正确对待社团活动,克服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其应对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培养社团成员的自我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向学生介绍个人发展规划、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培养社团成员的自我意识,例如在社团活动中给予成员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决策和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4.3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为了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首先,学校可以为各个社团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经费、场地、设备等。经费是社团开展活动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加大对社团经费的投入,支持社团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可以为社团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例如音乐室、实验室、健身房等,帮助社团成员进行更加专业化和深入的活动。其次,学校可以引入外部资源,例如邀请专家学者、行业人士、企业家等来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讲解和指导,增加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社团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和比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分为各个专业、兴趣等不同方向,包括体育、文艺、科技、公益等多个方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社团联谊活动、文艺比赛、学术竞赛、公益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结 语

高校社团作为一个自主组织形式,其组织管理和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让社团成员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建立完善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和长效跟踪机制也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和发展变化,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