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思政意蕴及其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曹丽萍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3年28期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思政意蕴,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贺词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历史意义,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通过解析习总书记的践行精神,文章揭示了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思政意蕴在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包括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文章强调了新年贺词在社会传播中的积极影响,如正能量的宣传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综合而言,习总书记新年贺词所体现的思政意蕴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向上。

关键词:习总书记新年贺词;思政意蕴;教学实践

1引言

每年的新年贺词都是中国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的重要信息,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历史意义,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同时回顾了一年来各领域的奋斗和付出。这些内容蕴含着深刻的思政意蕴,不仅为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指导,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素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习总书记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恢宏气象,指引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而如何将这些思政意蕴融入教育实践,培养出更多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蕴含的思政意蕴,探讨如何将其中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推动我国进一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2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思政意蕴的内涵解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里程碑意义

2.1.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这个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双重纪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

首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意味着百年来党的探索、奋斗和发展。习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历程中,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历经千难万险,百折不挠,从而实现了党的百年历程的恢宏气象。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巨变,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追求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标志着国家的伟大发展和进步。中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贫穷落后,发展为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这一百年的历程中,中国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为人先、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不仅让人们回顾了百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也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历史交汇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2.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新任务。这一新征程的开启,蕴含着深刻的思政意蕴。

首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总书记在贺词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制度保障。这意味着党和国家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取得新的突破。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这一新征程要求党和国家始终保持发展的创新精神,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总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坚强领导,同时也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思政意蕴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培养他们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而努力拼搏的意识和行动。

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2.2.1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形象

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所强调的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形象,凸显了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党和人民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团结精神。

这一形象的呈现,不仅是中国发展成就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对国家奋斗历程的肯定和鼓舞。中国在历经磨难和曲折后,走到今天的巅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无限创造力。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对青年一代提出了要求,要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勇往直前的品质,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2.2.2初心不忘、历史使命的传承

习总书记在贺词中强调的初心不忘、历史使命的传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的决心。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在百年党史的回顾中,习总书记提到了党的先辈们为实现初心和使命,经历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历程。这种历史传承不仅是为了纪念党的历史,更是为了引导当代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传承使命。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才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赢得胜利。

3习总书记的践行精神

3.1全年各领域的奋斗与付出

3.1.1各领域的辛勤付出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深刻强调了全年各领域的奋斗与付出,这一践行精神凸显了中国各行各业人民的辛勤努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韧发展和伟大成就。在贺词中,习总书记提到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的辛勤付出。作为国家建设重要参与者,农田耕耘者、企业创新者、社区志愿者、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军人官兵以及科研人员等,无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努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人的辛勤付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和支撑。

3.1.2党的百年历程的恢宏气象

习总书记在贺词中强调党的百年历程的恢宏气象,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充满坎坷和风雨,但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党的伟大历程也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这种践行精神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角色的重要性。无论是大国重器的科研人员,还是社区志愿者的辛勤付出,都在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党的百年历程也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初心使命,才能够引领国家不断前行。

3.2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

3.2.1党的历史决议和百年经验的启示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党的历史决议和百年经验,这体现了对党的历史和经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

党的历史决议是对党的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过去百年奋斗的回顾和总结,更是为未来指明前进的方向。党的历史决议告诉我们,党的成就来之不易,历史经验是宝贵财富,也是引导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决议,让学生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激发他们对党的信仰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百年经验的启示则是对党的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的鞭策和激励。百年来,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百年经验的启示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才能够确保党始终充满活力,始终能够引领国家和人民向前发展。

3.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与战略定力

习总书记在贺词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与战略定力,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也传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更要求我们在文化、道德、人的全面发展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心,同时也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切实的行动。

战略定力则是指党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战略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习总书记在贺词中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意味着我们要在发展中不受短期波动影响,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保持前进的势头。这需要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和战略定力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信念,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为实现国家伟大复兴做贡献的责任。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远大抱负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具备为实现国家长远目标而付出努力的意愿和能力。

4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思政意蕴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4.1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4.1.1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历史里程碑事件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这些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事件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选择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建党100周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决策等,将这些事件的背景、历程和影响介绍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些事件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以及这些事件如何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历史里程碑事件的重要瞬间和影响。通过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4.1.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激发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设计一项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科技创新等,目的是让学生将责任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如何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通过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规划,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5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思政意蕴的社会传播与影响

5.1弘扬习总书记新年贺词的正能量

5.1.1在学校、社区等进行思政教育宣讲

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包含了深刻的思政意蕴,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等地开展思政教育宣讲活动,将其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群。具体教学中,学校和社区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等进行讲座,解读习总书记贺词中的思政意蕴,引导听众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方向和重要使命。同时也可以举办思政教育培训,让教师、党员和社区干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贺词,学习如何在教学和社区工作中传达正能量。

5.1.2通过媒体传播习总书记的新年寄语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传达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和方向,为了弘扬习总书记新年贺词的正能量,可以通过媒体传播可以将其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广大的受众。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将习总书记贺词的核心内容传播给更广大的人群,增强正能量的传递。同时,可以制作宣传片,将将习总书记的贺词内容与相关图文、视频结合,生动地呈现给观众,激发情感共鸣。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习总书记的新年寄语,将其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引导人们关注国家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6结论

习总书记新年贺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政意蕴,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及个人、社会、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使命担当。这些思政意蕴不仅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有着重要影响,也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解读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历史里程碑事件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同时,也可以借鉴习总书记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投身国家发展的热情。另外,也可以借助媒来传播习总书记的新年寄语,将其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 高永红. 录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J]. 秘书工作,2021,(02):76.

[2] 成富营. 从六年新年贺词看“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学习体会[J]. 中国畜牧业,2019,(07):86-87.

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的思政意蕴及其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GXJK050)(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22.08)

作者简介:曹丽萍(1973年2月),民族:汉,性别:女,重庆市垫江县 (籍贯),现职称:副教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