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

刘思岚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3年15期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大力培养智慧养老人才应有之义也是紧跟社会需求,本文通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岗位胜任能力调查现状分析,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了解我校毕业生胜任力情况,为智慧养老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关键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胜任力;调查分析

1 调查背景及方法

根据国统计局最近数据显示202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8万人,占14.9%,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政府致力建立完善综合连续的、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是适应时代之需、社会之需。本次调查也是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我校近5年毕业生情况调查和养老机构一线和管理人员调查,了解我校养老人才培养现需求现状情况、人才胜任力情况,从而为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此次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2023年 1月至2月期间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发放及收回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 86份,有效问卷率达到86%。访谈了5家养老机构8位人员,得到访谈数据。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胜任力程度、岗位核心能力和知识具备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养老机构主要岗位及人员要求访谈,拟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更好的体现人才培养现状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我校的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提出的建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我校智慧养养老毕业生从业性质调查分析。毕业生中,女性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女性所占比重高达 88.4%; 男性比重比较少,仅为 11.6%。从毕业生所在单位性质来看(表1),极少部分同学毕业后在医院和老年教育培训机构有,分别占比4.7%和2.3%,有18位同为在养老服务机构上班,占比20.9%,人数不多,其他大部分同学在其他行业或者单位就业。从数据分析情况来看我们的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人数较少,如何提高智慧健康养老毕业生就业率是人才培养必须思考和解答的难题。

2.2毕业生胜任情况分析。有超过半数人认为完全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占比51.2%的,还有42位毕业生认为自己不能完全胜任所在岗位要求,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不能完全胜任的原因,绝大多数归咎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别占比20.9%和42.9%。说明他们在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核心实践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也侧面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该优化,更讨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和岗位变化需求。

2.3养老企业招聘人才需求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养老单位招聘人才更加考虑复合性人才需求,表3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养老企业在招聘注重在相关证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要具备,占比到达到58.1%,同时我校的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的同学都已经考取养老护理员证书,部分同学同学在专升本后还考取了助力社会工作师和健康管理师等证书,尤其在今天强调岗赛课证四位一体,对智慧养老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访谈的数据也可证实,5家养老企业负责人都认为目前养老机构人才流失率较高,迫切需要专业能力、服务精神 、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留在企业助力成长。

2.4智慧养老毕业生职业核心技能具备情况分析。在问卷中主要设置了6项核心技能,包括日常生活照护技能、心理支持服务技能、常见病预防和照护技能、康复训练技能、休闲活动组织策划技能、机构运营与管理技能。有5项技能中都有接近50%的同学认为具备该技能,

其中最高的是心理支持服务技能和休闲活动组织策划技能,在具备这一项概率中都达到了51.2%,最低的是康复训练技能只有33.7%认为具备。非常具备的项目中最高的是休闲活动组织策划技能11.2%,其次是机构运营与管理技能9.3%.最低的日常生活照护技能,占比2.3%;在不具备的选项中,最高的也是日常照护技能占比9.5%。以下以康复技能掌握情况为例(表4),少部分人认为非常不具备康复训练技能的占比14%、4人认为不具备的占比4.7%,不确定的占比最高达到了41.9%,认为具备该项技能的人有32人占比37.2%,仅有2.3%人认为自己非常具备该项技能,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复训练技能,大多数同学掌握程度不够好,在养老机构的访谈中了解到,机构卧床或者半自理老人以及康复需求的非常高的,但是机构的专业的康复师很少,很难覆盖到全部老人,机构大多数老人的康复训练可以借助仪器训练完成,也可以是一些十分简单的训练工具,在养老机构的毕业生在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强,所以有时候面临老人有这样的需求情况不能及时满足。

2.5智慧养老毕业生职业素养分析。在问卷中主要设置了5种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沟通、协作、写作、应变等5种。所有项目素养中,每一项都有50%的同学认为具备该技能,其中最高的是协作能力69.8,其次是职业道德有58.6的人%认为具备的。在职业道德中,有少部分人认自己非常不具备职业道德,占比11.6%,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具备职业道德,占比58.1%,并且有23.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常具备职业道德。以沟通素养为例(表5),少部分人认为非常不具备康复训练技能的占比9.3%,不确定的占达到16.3%,这部分同学对于自己沟通能力界定还不够清晰。认为具备该项技能的人有50人占比58.1%,另外还有16.3%人认为自己非常具备该项技能,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复训练技能,大多数同学掌握程度比较好,能够在工作中和老人进行沟通,搜集需求、开展养老服务。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人才需求越老越旺盛,蓬勃发展的养老企业、机构、不少高校雨后春笋般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我校智慧健康养老人才人才培养也在稳步向前,从开设专业以来我校陆续已有150位左右毕业生,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出同学们岗位岗位胜任力比较高,职业核心技能和核心素养基本掌握,但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毕业生毕业后继续从事养老相关人数较少,就业意愿较低。原因与学校人才培养、养老企业待遇、工作性质等都有关系,追踪溯源,我校在人才培养还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其次,毕业生核心技能掌握程度较低,尤其是涉及到日间照护、康复训练两方面,学生在这一块知识和实践程度都较低。在2022以前的课程中没有日间照护课程,只设置了常见疾病照护和康复保健。相对来说,这两门课学习难度较高,但是学生对这两门科目重视程度较低,最终导致大部分在这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比较低。再者,培智慧化程度较低,在智能化时代,数字化时代,学生认识和运用智能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事例也越来越普遍,但是通过走访和调查养老企业,发现机构差异巨大化,智能设备运用也层次不齐,在中高档养老机构,要求我们的毕业生要会运用智能化设备为老年人服务,提供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很多同学甚至从来没有见过某些设备。最后,我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数每一届人数较少,女生占大多数,男生很少,男女比例十分不平衡,以访谈数据和岗位需求来讲,养老企业也需要注入更多男性养老,他们在日间照护和康复训练等养老主要需求中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作用。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描述不难发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岗位胜任能力是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用什么培养是密切相关的,回归到专业本身来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锤炼核心技能才能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和就业率。

作者简介:姓名刘思岚(1992年),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彭州人,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课题来源:四川文轩职业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WX22QN05 基于岗位职业胜任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刘思岚 青年专项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