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旅游文本翻译研究综述
摘 要:文章分析了于2000年至2020年发表有关旅游翻译的30篇核心期刊,探讨了国内旅游翻译领域中的相关概念、翻译方法等问题。本文以中国知网主题词为“旅游翻译”的30篇核心期刊为分析材料,从误译类别、翻译方法方面,对本文选取的30篇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对关于旅游翻译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总结旅游翻译研究的总体脉络和发展走向,希望提供一份详尽的旅游翻译研究参考资料。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原则
1.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旅游业带动并促进众多行业发展。笔者作为中英双语导游员,想着结合所学的英语翻译专业,让中国旅游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2.旅游翻译研究整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基于邹建玲的《旅游翻译研究1998-2012年综述》—基于人文类核心期刊语料分析一文对1998-2012年期间的旅游翻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搜集的文本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20年,本文的分析材料来源于中国知网,笔者通过搜索“旅游翻译”主题词,选出30篇核心期刊为研究材料,总结旅游翻译英语所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旅游翻译对应的策略。
数据表明,在2000年-2020年选取的30篇核心期刊中《上海翻译》登载量最大,其次是《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翻译》。从数据来看,涉及的文本类型是英译汉和汉译英,其中汉译英文章多达25篇以上,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旅游英译本的翻译情况,从文本类型来看,旅游景点翻译占比20%,旅游文本翻译占比16.7%,这两种翻译类型占据半壁江山。
3.旅游翻译概述
陈刚在其《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一书中指出“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4.旅游景点翻译原则
4.1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一是指语言层面的规范性,即语法、词汇的正确性; 二是规约性。 “规约性”( 罗选民 黎士旺,2006) 或者说“严格的规范性”和 “标准性语汇”( 戴宗显,2005)是公示语的一大特点,景点名称翻译自然不能例外。目前,景点名称翻译的突出问题是词汇拼写和书写错误,语法错误也相当严重。例如:五老朝圣 ( 上 饶 三 清山) Fice oldwprshing god,这一景点牌四个词竟然有两个拼写错了。Five 写成Fice,worshiping 写成wprshing。
4.2译名统一的原则
译名统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避免名多译,二是外形和内涵相近的景点名称的译名应该统一。在我国众多景区内,译名不统一、一名多译现象比较普遍。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蓬莱阁是古代四大名楼。从历史记载和用途来看,这四座楼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建筑布局和风格也基本相同。但“黄鹤楼”和“岳阳楼”中的“楼”官方译为“Tower”,“滕王阁”和“蓬莱阁”中的“阁”大都译为“pavilion”。其实,不管是 “楼”或者“阁”,英美等国未必有与我国完全相同的建筑物。但“tower”的意义更接近我国四大名楼的意义,我国四大名楼都应统一译为 “tower”。
4.3文化转换原则
译者要了解中英文的语法差异,英语以形统意,汉语以意统形。文化旅游的翻译还要注意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汉语重领悟、意会、言外之意;英语重逻辑、重形式分析。
5.问题译文的错误分析
旅游翻译错误类比包括;错译、漏译、中国式英语等。比如,景区标识小心滑倒的翻译是“slip carefully”,而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是“wet floor”。译者的翻译专业水平直接展现了景区的水平。
6.结语
旅游是特殊的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旅游业务的发展,旅游翻译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包彩霞.全球化与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综述[J].上海翻译,2008:27-30.
[2] 陈刚.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J].上海翻译,2008:1-8.
[3] 陈珊珊,高嘉正.佛教圣地旅游文本英译探讨—以九华山风景区的汉英翻译为例[J].上海翻译,2008:32-35.
[4] 代小兵.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75-77.
[5] 邓仁华.评价框架视阈下的国内旅游网页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20:85-93.
[6] 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探讨[J].上海翻译,2007:31-34.
[7] 李丽,译者可以做什么?—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牌示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4:41-45.
[8] 刘虎.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综述(2000~2019)—以《中国翻译》文献计量研究为例[J].外文研究. 2021,9(02):80-89.
[9] 吕和发,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2008:30-33.
[10] 牛新生.关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文化反思—兼论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翻译,2013:99-104.
[11] 任小玫,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管理与文化生态意涵—从李祁的《徐霞客游记》英文节译本谈起[J].旅游学刊,2009:18-23.
[12] 桑龙扬.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以庐山等旅游景区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1:46-50.
[13] 杨萍,贺龙平.论旅游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J].上海翻译,2012:32-35.
[14] 邹建玲.旅游翻译研究1998-2012 年综述—基于人文类核心期刊语料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3:48-60.
[15] 曾利沙.从翻译理论建构看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翻译学理论系统整合性研究之四(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J].上海翻译,2008:1-5.
[16] 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4-56.
[17] 张志祥.旅游翻译中的交际规范[J].上海翻译,201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