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艺术疗愈理念下沉浸类产品设计研究

张越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3年25期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研究以艺术疗愈为背景,通过沉浸类设计的特征,探讨了沉浸类产品对心理的疗愈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人们的心理以及沉浸类产品的特点,并通过两者的联系点阐述疗愈类沉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通过用户行为、感官层面对心理及沉浸类产品进行分析有何关联性,然后从用户行为、心理对沉浸类产品特征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并结合沉浸类产品设计的分析为疗愈沉浸产品提供可行性分析及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艺术疗愈;沉浸类产品设计;心理;行为方式

1 艺术疗愈

1.1 艺术疗愈背景

艺术疗愈通过结合艺术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音乐、舞蹈、绘画、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进行心理治疗,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疗愈心理方法。从宏观上来看这些形式的艺术治疗,能够帮助人宣泄情绪、疏散压力来改善 人们心理。在微观上,艺术治疗往往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以视觉艺术的形 式为载体,如绘画艺术。

1.2 艺术疗愈的特征

艺术疗愈对于个人的情绪疗愈作用的形成是根据自身对于情绪的接纳,所以在整个疗愈的过程中,自身的发展状态对情绪接纳的过程会对整体的疗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艺术疗愈作为一种“粘合剂”,它需要在环境的培养下,以自身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才能进行情绪信息的获取;所以在考虑疗愈方式的时候就需要结合环境的各个方面,让它成为一个开放的容器,能够让情绪的输入与输出保持通畅,当然如果环境背景发生改变时,情绪的内容也会相应的进行改变,自身感知也会应对认知产生新的理解。

2 沉浸类产品分析

2.1 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也叫“心流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属于主动心理学范畴。指的是人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之后,进入完全忘我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时间的流逝,你是无法感知的。该理论最早应用于教育和运动领域,沉浸理论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人机互动体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沉浸体验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沉浸理论的起源和定义都是由使用者的经验所决定的,而使用者的经验则是使用者在与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感,既有心理的,也有外在的。感官层面是指产品的外观、颜色、材质等方面的视觉效果。行为层面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能性和潜在的影响因素所带来的产品感觉。情绪层面是指在使用产品后产生的反省。三个层面的使用者经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3 艺术疗愈背景下沉浸类产品设计分析

3.1 整体设计分析

沉浸类产品作为传递疗愈价值的媒介,根据以上的一系列分析可以发现行为及感官要素是完成疗愈作用的关键,用户用行为和感官层面为基础来传递疗愈目的,而疗愈中的情感层面会影响产品本身的状态,用来促进用户自身对于情绪的理解和感知,从而达到对用户产生一定的疗愈效果。当整体疗愈效果产生后会开启用户的感知与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了情绪方面的再一次传递,用来形成整体认知的闭环,然后加强整体疗愈的效用。

3.2 行为要素

“行为”在整个情绪状态是最直接的一个关联要素,可以为整个沉浸产品设计提供基本的依据,让整个产品与疗愈方式进行整体结合,来达到整个产品的认知目的。目前对情绪方式的探索很多都出现在计算机领域的设计中。

3.3 感官要素

用户感官作为个体与产品产生行为互动的介质,可以激发自然的感知活动,对用户的情绪状态疗愈有引导性的作用,可以通过抽象的状态在产品和用户的情感上建立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整体的循环系统,感官要素作为产品自身的特征媒介,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整体的引导,来产生让最终的结果会用感官回复给用户。因此在沉浸类产品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来加强感官特征,更加是建立感官通道和选择合适的打开方式,从而让整体的感官要素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3.3.1 视觉感官

视觉作为产品与个体的逻辑基础也是初次了解事物最直观的方式,可以把视觉感官作为整个疗愈信息传递系统中的优先结构。在整个情绪的感官中,如透明的材料属性可以使用户自身感知到沉浸类产品的轻盈状态,并且同时在表面上印有一些文字,主要是在视觉上刺激用户引导用户与沉浸产品产生一系列的交互行为。在整体产品的外观中,材料的半透明性会使得用户可以看清沉浸类产品不同状态的结构变化特征,这种方式可以加强用户对沉浸类产品的理解并推动用户与产品交互的产生。

3.3.2 触觉感官

触觉感官主要是指用户在通过外部交互行为方式中通过格式各样的接触方式中感知到的物质属性。作为整个无感系统中的补充结构,它可以让大脑的整体辨别能力以及完善感知的内容得到提升,让整个感官过程得到完善。

3.3.3 听觉感官

听觉感官在整个感官系统中是能够传递非常多的层次内容,它不但可以去丰富用户的体验感,还可以打开类似具有听觉体验的记忆状态。在沉浸类产品设计中这种频率和声调都可以促进使用者对于情绪的缓解。

3.3.4 嗅觉感官

嗅觉感官在用户的情绪状态中处于一种贯穿始末的感官要素,对感官传递的特殊情况下会大于视觉感官,同时在一定的情况下嗅觉和听觉在一定情况下具有相似的打开方式,可以唤醒用户的体验记忆,加强艺术疗愈的效果。在类似的沉浸类产品的案例中,会通过对原有的产品尽心加工提取,并让它可以和液体经行相应的混合,并且气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不同的变化,并且让用户产生不同的感官认知,产生不同的感官层次来形成更好的疗愈效果。

4 艺术疗愈背景下沉浸式产品的发展前景

4.1 沉浸式产品的推动因素

自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也被迫发生了变化。随着病毒的变异,小范围的流行已经成了一种常态,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受到限制,当代设计师们对如何从生活环境中获得积极的身体和心理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既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免疫力。每一次爆发,都会给民众带来一种压力,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焦虑、紧张、压力、负面等,进而造成个人功能失调,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环境。社会联系也发生了变化。疾病是一种长期的危险,一旦被触发,就会陷入一种“压力调整,一种回归正常”的状态。

作者简介:张越 1998年9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盐城,单位及职称/职位 广西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产品与时尚艺术设计方向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