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老人与海》张爱玲译本浅析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经典作品,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而张爱玲是中译《老人与海》第一人,译文极具美学价值及研究意义,但当前大部分对张爱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方面,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数量较少。本文首先从叠词、颜色词及拟声词的使用出发,分析译文体现的女性主义翻译观。其次,从方言及四字词语角度分析译者采用的归化策略。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主义;归化
一、《老人与海》简介
《老人与海》由美国作家海明威撰写,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只身漂泊海上,和庞大的马林鱼展开较量的故事,老人最终成功捕获大鱼,但返航途中遭鲨鱼进攻,回到岸边时,船上只剩一副鱼骨。
二、张爱玲及其译本介绍
张爱玲既是作家,又是译者,是中译《老人与海》第一人。她自幼学习英文,非常了解两国语言及文化。她的写作风格也对翻译有一定影响,在译本中,她多使用女性主义翻译风格及归化的翻译策略,赋予原作丰富的情感,便于让目标语读者理解。
三、译本赏析
1、女性主义翻译风格
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相比,张爱玲的女性主义稍显温和,她希望建立两性平等的关系,而非为彰显女性地位而故意控制原文[1]。译文运用叠词、颜色词及拟声词等女性主义词汇不仅展现了老人的硬汉形象,也展现出他柔情的一面。
(1)叠词
例:He leaned against the line and slapped his left hand hard and fast against his thigh, he saw the line slanting slowly upward.
译文:他靠在那钓丝上,急急地把左手重重地在大腿上拍了一下,正在这时候,他看见钓丝缓缓向上面斜过来。
例:What are birds coming to?
译文:现在的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赏析:例1中译者在翻译“hard”及“fast”时,没有翻译为“用力”、“快速”,而是使用了“重重”、“急急”两个叠词,生动体现了当时老人在发现鱼上钩的急切心情,使老人的形象立体丰满。例2中,译者重复使用了“一代”,译者吴劳在翻译这句话时的译文是:“鸟儿都怎么啦?”,对比之下,张译的版本更能体现出老人对鸟儿疲惫状态的失望,也体现了自己日益衰老,捕鱼体力不如下一代的无奈。
(2)颜色词
男女对于色彩的识别存在差异,女性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更强,对颜色更敏感,因此在翻译颜色词时,女性译者更能准确体现事物的颜色,还原原作的美感。
例:His blue dorsal fin cut the water.
译文:他那青色的背鳍在水中切过。
例:He could not see the green of the shore now but only the tops of the blue hills that showed white.
译文:他现在看不见岸上的绿色了,只有那青山的顶,望过去是白的。
赏析:按照光谱的颜色顺序,青色应该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原文使用的是blue,但是依据常识可知,马林鱼和山都不是纯蓝色的,而是发绿的蓝色,即青色,而对比其他男性译者的译文,他们都将其翻译为蓝色,并不够准确。
(3)拟声词
例:The clicking chop of the teeth as he drove forward in the meat just above the tail.
译文:它在尾巴上面点的地方咬住一块肉,牙齿锥进去的时候噶嗒一响。
赏析:原文并没有提到拟声词,但是译者在译文中增译出来,“噶嗒”体现了鲨鱼的凶残及老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归化的翻译策略
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归化法是就是译者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2]。 在译文中,张爱玲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运用了一些方言及四字词语,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1)方言的使用
例:But it was no worse than getting up at the hours that they rose.
译文:但是不必黑早起身更坏。
赏析:“黑早”属于吴方言中的词汇,是早晨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简洁准确翻译了原文中的“getting up at the hours that they rose”,除此之外,译文也使用了“天晓得”、“赌东道”等吴方言,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2)四字词语的使用
四字词语简洁整齐,富有节奏感、音韵美,是汉语的一大特点[3]。张爱玲在译文中也大量使用了四字词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也更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例:He came out unendingly and water poured from his sides.
译文:他出来,出来,似乎永远没有完的,水从他身体两旁滔滔奔流下来。
赏析:“滔滔奔流”生动体现了马林鱼的体积之大,老人的对手如此之强悍。除此之外,译文也使用了“逆来顺受”、“动荡不已”、“吐泄交作”等四字词语,进一步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四、结语
张爱玲的译文极具艺术价值,在翻译中,她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现了女性主义特点,同时她使用方言,适应目标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进一步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 江珊. 张爱玲翻译作品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D]. 江苏科技大学,2017.
[2]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New York: Routledge,1995: 20-22
[3] 李琼,宋思阳. 正式文本中“四字词语”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J]. 英语广场,2022(11):14-16.
作者简介:张馨月(1999—),女,辽宁营口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