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探究

陈燕红
  
作文指导报·科教视野
2021年41期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凤仪小学

【摘  要】倾听习惯是重要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听课过程中还是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具备倾听的能力。本研究尝试从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切入,简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几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四年级;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倾听习惯

引 言: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获得倾听能力,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吸收知识的必备条件,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比较薄弱,到了中高年级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为学生的学力提升奠定基础。影响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求教师能够立足学情分析学生不善倾听、不主动倾听的原因,对症采用引导教育对策,使学生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倾听者”。

1.运用合理方式引导学生改善倾听习惯

首先,激励策略。小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开完来自外界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来自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能够正面激励孩子,在引导学生形成倾听习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表现,激励学生主动倾听他人。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古诗两首》时,依据大纲要求学生需要背诵并默写古诗,学生在课堂上首先经历通读古诗的过程,然后教师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指引学生去理解故事内容,在提问过程中尝试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上一名学生提出的观点或者看法,随机抽取班上的同学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主动倾听和评价,并且对于回答问题和参与点评的学生都要正面激励。

其次,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面部表情、肢体状态,通过观察学生行为模式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听课,一旦发现学生走神、交谈等情况要及时纠正。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幸福是什么》一文,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依据导学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全程,教师都要跟进观察与介入指导,一旦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则讨论方向偏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抛出问题,把合作学习方向拉回正轨,让学生回归课堂学习状态,重新成为表达者与倾听者。

2.增强课堂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的重要方式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导致趣味性缺乏,因此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低,被动参与听课过程,自然听课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1]。基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我们可以尝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打造声画结合的课堂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观潮》一文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关于钱塘江大潮的音频与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多媒体情景中增强体验感,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体验和自己旅行的经历等,让分享和倾听同时发生,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3.教师投入情感去感染学生主动倾听

教师的教学态度、投入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如果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则学生也容易受到感染。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倾听的过程中要主动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态度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尊重他人,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主动倾听学生,并引导学生倾听他人,让课堂氛围和谐、活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2]。情感教育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感染力也会增强,适当的情感沟通与激励对策适用于小学学段的学生,比如指导学生阅读《我不能失信》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耐心倾听,老师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分享关于“失信”、“诚信”的案例,阐述自己在事件中得到的感悟,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师生畅所欲言,打造情感互动的语文课堂,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同时强化倾听习惯培养。

4.构建利于学生倾听的课堂机制

语文教师要着手构建起“倾听——反馈——评价”的课堂机制,让课堂机制为学生有效倾听提供保障,通过倾听反馈意见、参与评价,让学生之间建立相互指正、共同成长的关系[3]。倾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手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倾听的实际效果,这也是我们获得教学反馈和实施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以倾听的方式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然后通过自主加工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反馈听课结果,了解学生听课的成效,参考这些反馈信息可以针对性调整教学对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常规课堂教学流程中增加转述和复述的环节,对于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在学完之后进行复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学生听课的效果,一旦发现有的学生无法复述或者不能完整转述他人的回答,则说明他们在听课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就要重点关注与指导。

总 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多数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能力比较薄弱,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都有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倾听习惯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学习习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中年级学段,他们应该具备倾听习惯,才能够顺利吸收知识,和同伴建立合作学习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耐心引导,强化倾听方法渗透,尊重学生,首先成为学生的倾听者,然后引导学生成长为倾听者,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生生积极互动的活跃教学氛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家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J].散文百家,2018(03):12.

[2]韩彩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才智:创新教育,2019(01):84.

[3]郑晓媛.“学会倾听”: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J].教师,2018(04):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