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北京地区六合拳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

高启恒 宋雪松
  
作文指导报·科教视野
2022年5期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六合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口述史研究法等对六合拳的慨念进行界定;深入分析六合拳的起源历史;六合拳与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及意拳的异同之处:六合拳在技术风格上的特点:六合拳传承人的详细介绍及适宜人群进行分析等,从而多方面论证分析北京六合拳的传承意义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六合拳;北京地区;传承

1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非遗汇聚传统文化精髓,亦涵盖口头传统等文化形态,以艺术方式表达更是载道的文化,隶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六合拳具有攻守兼备,舒展大方,刚柔并进,动静分明,起伏升落,紧凑贯通,不仅能防身自卫,而且还能强身健体。深入研究对六合拳的技术体系和风格特点进性阐述,对丰富北京市六合拳的技术内容,改善北京市六合拳传承的发展路径,提供多维度的理论参鉴。

2 六合拳的历史渊源

六合拳是我国形成较早的传统拳种之一,就六合拳的字面意思来说,六合在在线的字典上给出的注解是:“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六合两字出自于《庄子●齐物论》。从解释上来看六合就是重在统一,意在聚拢,和合为一体不是从分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是以统--的立场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六合拳也深有此意,不像太极有阴阳之说,太极可以从相对立的两.个角度分析动作,而六合拳强调的是整体为一,放长击远。

3 北京市六合拳的发展现状

3.1北京六合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

2009年2月份,宣武区征集非物质文化资料,其中,包括六合拳,六合拳研究会全力以赴参加了此项活动,曹凤岐老师负责搜集整理音像资料,赵辉负责组织文字和照片资料,其他会员也参加了此项工作。5月份,被批准为宜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份评审结果出米,六合拳被批准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六合拳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六合拳的国际传播

六合拳种能从明代传承到现在,说明了六合拳得到了武术界和广大群众的认可。解放后在文革期间六合拳种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许多老拳师相继去世,现在体育主流是竞技体育,武术并不受欢迎。2004年1月17日六合拳研究会正式成立,成为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领导下的群众性武术团体。北京六合拳研究会仍在积极地开展各项活动,在紫竹院公园、青塔小区、宣武区滨河路、右安门等地都留下他们传播六合拳的身影。六合拳在传承者和传播者的推广下逐渐的转向国际化的发展。近年来访的国家有瑞士、荷兰等国:同时六合拳研究会选派优秀教练先后去巴林、瑞士进行教学访问,这为六合拳的国际传播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4北京市六合拳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的困境

4.1受众群众的理解认知偏差

六合拳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任。一方面,六合拳对于广大群众而言,仍有认知上的受限。而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六合拳的宣传还仅限于少部分的公园以及刊物,对所参加的比赛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致使青年人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六合拳在形体与动作美观上无法直接吸引年级人的习练兴趣,从而导致对该拳中的冷落。

4.2传承方式过于单一

北京市六合拳主要分布地域:紫竹院公园、青塔地区、右安门地区、牛街地区、密云地区等地区。北京市六合拳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对于血脉及姓氏的要求极为严格苛刻,通常是子继父业,一脉相承,由于家族传承所受到的条件限制过于明显,导致少年时期的练习者难以坚持。师徒传承:在古代的传统社会中,学习武艺,首要拜师。

5北京六合拳的价值

北京六合拳能发展到现在足以证明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技击实用价值。北京六合拳外在表现出拳打脚踢、舞枪弄棒,内在蕴含实用技巧与健身功能,能够将内功与外力浑然天成实现技击与健身的双重功效。北京六合拳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与医学、历史、美学、气功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5.1 健身价值

北京六合拳有平衡、回环、屈伸、跳跃、跌扑、翻腾等动作,加之内在精神与气息的配合,在长时间的练习后能够收到以外养内的健身效果。在六合拳中有很多基本功法的训练如沙袋法等能调动人体各个器官的參与,加强人体肌肉力量,提高各关联韧带的伸展性,使关节的活动幅度加大。在六合拳中有对练的项目,在对练配合中躲闪、格挡及迅速的还击等,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反应、灵敏与耐力素质。此外,在套路练习中主要的内容是技击动作,经常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攻防格斗意识。

5.2 文化教育价值

北京六合拳同其它的拳种一样 发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讲道德、重礼仪的优良传统。在六合拳的练习中始终贯穿着尚武与崇德两个方面。长久练习六合拳能够使习武者形成尊师重道、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心理素质。习武是一个持续艰苦的过程,通过对六合拳习练的长久积累自然形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促进了习武人的全面 发展。六合拳不仅是将各种踢、打、摔、拿、跌的动作按-一定的 节奏巧妙的结合起来的方法动作,也是具有惩善除恶的侠义精神的武侠文化。可以说六合拳在搏斗对抗中给人美的享受与精神意志上的激励,结合上武侠文化它带给人们视觉的震撼和冲击,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六合拳有群众习练的基础,人们通过在--起习练六合拳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各自的思想、打大交往的范围、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5.3 经济价值

北京六合拳在经济上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六合拳技术动作的培训及相应馆校的开办:技术、技击类与理论研究类书籍杂志光盘的出版与发行:针对六合拳相关的武术器械与服装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组织专门的六合拳表演与比赛以赚取门票、电视互联网转播费用、广告费及赞助费等;组织以北京市为背景的六合拳旅游和文艺表演,在组织六合拳活动的同时带动一方经济 贸易的发展。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北京六合拳所能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在精神层面六合拳也能带来无形、无限的效益。

6北京市六合拳的传统与发展路径的对策

6.1缔造六合拳在北京地区的良好形象

加强六合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面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六合拳内涵,而且应宣传所具备的综合文化内涵和身心教育功能,引导习练着走出对六合拳认识上的误区,从而让大众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认知六合拳特色内容。

6.2加强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是提高北京六合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不可或缺的不封,通过商业组织的协商,举办各类商演活动,要用“走出去”的思想,提高募集能力,通过举办培训、表演等增加自身的盈利,解决资金匮乏带来的困难。如此,即增加了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的支持,扩大六合拳爱好者的习练的平台,同时也带动了该地区商业化的发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