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语言行为的研究

方琳仙
  
三悦文摘·教育
2021年36期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好孩子幼儿园 653100

摘要: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语言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语言行为的研究,探究教师语言输入和交互、语言环境和提问技巧等方面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同时,营造富有语言氛围的环境和合理使用提问技巧也有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语言教育;教师语言行为;语言输入和交互;语言环境;提问技巧

引言

随着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语言行为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关键因素之一,并针对不同幼儿的语言习得阶段实施适当的语言教育策略。因此,教师的语言行为应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步发展出成熟的语言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教师语言输入和交互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是幼儿语言输入和交互的主要对象和载体。教师的语言输入和交互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与语言水平发展。

1.1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是语言习得的物质基础。教师在幼儿话语中应注意语音清晰、声调准确、语速适中等问题。

1.2语言内容

语言内容是幼儿语言输入的关键点之一,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趣味及充分的语言内容,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新奇的事物和自然风景等。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兴趣与认知,确保语言内容的多样性和结构性,以此帮助幼儿形成较为完整的语境和知识结构,在日常语言交互中积累语言资本。

1.3情境

情境是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造丰富、生动和多样的情境,以增强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幼儿密切相关的情境相结合,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更好地参与到语言交互中来。

二、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

教师需要明确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创造有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语言环境。

2.1创设多种语言环境

多种语言环境对于幼儿语言习得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刻意创造多种语言环境,例如生活环境、游戏环境、阅读环境等,以扩大幼儿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学习的范围,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言。例如,在生活环境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如洗手、擦桌子、整理书包等,带领他们一边使用语言一边实际操作,让幼儿在参与生活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在游戏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各种语言游戏,如配对游戏、词汇连连看等,通过游戏方式巩固幼儿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在阅读环境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图书资料,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同时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建多种语言环境的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并扩大幼儿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范围,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习得和发展。

2.2社交化交流环境

在社交化交流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与教师、家长、同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语言技能、增长语言经验。教师应该设立各类语言交流活动,如讨论、圆桌会议、口语比赛等,帮助幼儿逐渐适应社交化交流的环境。同时,创造多种语言交流的情境、场景与道具,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和知识,如搭建角色扮演场景、制作桌游等。另外,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如幼儿学习教育软件、互动电子白板等,增加幼儿的语言输入量,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展示自我,发挥自身的语言才能,帮助幼儿在社交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理解彼此,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语言习惯和社会行为方式,使幼儿从社交化语言交流中得到全面的人格发展与品格修养。

三、提问技巧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

教师运用恰当的提问技巧,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

3.1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语言发展水平。在提问时,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兴趣点,加入生活情境和故事背景,让问题更具情趣性和吸引力,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同时,开放式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思考、理解、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进行思考,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讨论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如“你为什么这么认为?”、“还有其他的观点吗?”等,鼓励幼儿多方位思考和探索问题,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培养其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提高其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2问题

引导性问题在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探究和创造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封闭式问题相比,引导性问题更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和探究。

教师在提问时,应尽量使用引导性问题,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指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引导性问题:如“你认为这个……是怎么发生的?”,“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刚刚学到的……是什么?”

结论

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语言行为,对幼儿语言习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语言行为的研究,探究了教师语言输入和交互、语言环境和提问技巧等方面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教师应注意语言形式合理、语言内容丰富、情境适宜、节奏平衡等方面,营造富有语言氛围的环境和合理使用提问技巧也有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发展。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语言习得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肖金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2(12):98-101.

[2]王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好家长,2021(61):67-6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