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分析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并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有效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减;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
引言:“双减”政策要求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更加科学合理、有趣有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语文是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堂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有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小学中年级语文课程内容逐渐增多、增难,阅读量和写话量也相应增加。因此,语文课堂作业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作业内容单调、答案唯一、设计笼统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教师布置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收敛性的作业,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有些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合理地设置分层作业,而是一刀切地布置统一的作业。还有些教师只重视书面作业,忽视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这些问题影响了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1]。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
1.压减总量,优化结构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的要求,合理控制书面作业的时间总量,并且合理确定各学科、各单元、各课时作业的比例结构,确保难度适中、内容覆盖、目标明确。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标准确定单元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单元的作业目标,即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作业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测,与单元学习目标相一致,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中的第三单元教学中,单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其中教师组织学生将三首古诗进行背诵默写,从古诗文化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将学习重心放在对于传统文化之美的欣赏上,课后布置三首古诗的背诵,以及传统四大发明的了解、名胜古迹的分享、优秀历史作品的赏析上。在之后两篇课文《赵州桥》和《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的的作业布置应该详略得当,重点是让小学生学会描述这些文物史观以及了解关于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知识。
2.设置分层,因材施教
分层次、难易程度、内容和形式设计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空间[2]。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明确作业的目标和功能,将作业尽可能地简化精化,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多元智力为导向,设计富有价值和趣味的开放性作业。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对于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程度,布置可以自主选择的作业。例如,关于这一单元的预习,教师可以设置三项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三项中任选一项进行完成。作业一:了解书本上的这些神话故事并分享。作业二: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了解并分享。作业三:寻找国外的神话故事了解并分享。通过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创新力的激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从多方面巩固知识,提高成绩。
3.创新形式,拓展功能
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家校联动、跨学科融合等方式,丰富作业资源和载体,让作业活起来、动起来、秀起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完成作业,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例如通过游戏、活动、体验等方式丰富小学语文作业的类型,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作业形式。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权,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作业。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课堂设置在校园内的某个草坪、花坛或者是某颗大树下,让学生以大自然为课本,倾听美妙的声音。通过户外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自然,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学习到课本上的内容。并在户外教学结束后,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分享自己在户外体验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并进行描述。不仅能够加深对拟声词的记忆,也能够激发对于自然的热爱与保护。
结论
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以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为对象,探究了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存在的问题,如形式简单、功能单一、科学性较低等,指出了作业设计的不足和改进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作业设计的实施途径,如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不断提升有效作业设计的能力、加强作业管理和评价等。探讨了有效作业设计的方向,如关注学生的兴趣、多元智力、核心素养等,举例说明了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数据较少等,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朱谷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段语文在线教学策略研究——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一课时实施为例[J].新教育,2023(S1):14-15.
[2]易川珺.“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J].学园,2022,15(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