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试论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改善路径

陈俊杰
  
安防科技
2023年31期
重庆北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当中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可以提升其施工质量,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其经济利润。装配式建筑主要是由工程统一加工及组装,统一处理混凝土预制建筑构件,合理规划和分配施工现场的各项作业。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视角下,分析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实际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路径和改进建议,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路径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使用预制装配构件进行施工的建筑工程,其工程造价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造价管理工作也需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对装配式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各阶段具体要求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建设质量。

1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改进和升级,在施工现场中,将大量的作业形式,直接转移到工厂来加工处理,替代施工场地的工厂,加工制造的建筑用构件和配件有楼板、墙板、楼梯及阳台等,后期在运输到场地中,这种连接工程和场地的运作模式,需要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合成建筑。一般来说,装配式建筑具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涉及到标准化、工厂化或是装配化的技术手段,如施工工艺、信息化技术等,集中体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特色。装配式建筑在工程建设,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创新性变革,这样一来,建筑项目中的成本费用,会重点放在设计生产和安装阶段。每一种生产模式,构成成本费用侧重点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在相同的设计方案下,与传统的建造方式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更低,需要注重对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调整,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否则忽视造价控制,会加大各种项目费用,甚至装配式建筑成标高于普通浇筑结构项目,无法彰显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优越性。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常见问题

2.1价格信息失真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配件结构通常由预制工厂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制造,不同预制工厂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造价控制管理也存在差异,价格失真问题屡有发生。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件造价影响因素较多,其价格会受到人工与机械费用、标准化生产水平、市场价格信息等因素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造价管理的任意一项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体的成本产生影响。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造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种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报价存在较大差异,在施工过程中造价失真情况也比较常见,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2.2计量规范不准确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内容多切复杂,在实际开展计量的时候不同单位的计量规范和标准存在差异,很容易出现计量规范不准确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件建造和施工工艺仍处于摸索状态,国家与行业的相关规范尚不完善,现有的清单项目对于子项目描述存在不全面的情况,计量规范无法很好地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准确计算,部分单位的造价管理工作由于计量不规范,容易出现造价管理误差大,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

2.3构件成本过高

构件成本是预制工程建设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预制构件的成本过高也是比较常见的造价管理问题。一方面相关单位在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招标阶段缺乏对预制构件成本的整体规划,没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构件成本的科学预算,从而导致后续构件成本超出管控范围;另一方面在构件生产加工过程中,负责加工的单位工作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也很容易造成预制构件成本过高的问题,影响正常的造价管理工作。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改善路径

3.1制定适宜的预算编制体系

装配式建筑工程实施中,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和分析预算编制不完善、流程不明确的问题,合理管控工程建设,尤其是对成本初期的造价估算,协调好各部门,经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完善和丰富预算编制体系。对于预算编制,前期应注重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尤其是计量部门应科学制定计划体系,强化对工程核算,做好施工现场的调研,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期间控制施工环节的工序及物料耗费,经过合理估算及分析,创建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体系。

3.2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属于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离不开各单位的相互协同。当前,该模式的问题集中在设计、生产和施工3方面,因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同,产业链形式模糊,对此应统一3方面,合理运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有效规避各种问题及不足。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从项目规划、构件生产、建设施工等方面,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身,开发总承包单位的潜能,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期间可借鉴和BIM信息管理系统,最大化降低建设成本和风险,确保高质高效的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3.3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针对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必须仔细深入细致地勘察,动态把握施工工序,优化施工成本控制策略。一方面,设计阶段、预制构件阶段,应从源头上保障标准化设计、避免二次设计和构件拆分引发的资源消耗,切实提升设计水平、改进设计质量;预制构件生产造价成本高,前期生产阶段要严格把关和校对,提升构件的精准度,确保生产保质保量的实施;运输中应合理明确保护举措,使构件安全运输和应用。

3.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结合实际分析工程的操作标准及规则,尤其是施工场地的技术性作业,应强化监测措施。施工中,在水文地质、管线设置等,规范勘察技术手段,避免重复的技术操作加大成本及资源消耗,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技术及作业流程,避免返工、改动等情况发生,否则会加大成本费用。

3.5以BIM技术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关键

此次研究对相同预制率之下最优的经济组合进行分析,将增量成本作为基础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以及标准规范施工方案等诸多条件保持恒定的背景之下,依照整体预制率达到30%进行分析,对装配式建筑各个构建应用差异性单体预制贡献率的条件,以及建筑单体实际面积成本增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各预制钢筋混凝土及构件具有的权重比例进行调整,以此对装配式建筑中其增量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由此,能够对相同预制率背景下,不同预制构件所存在的最优经济主要方案予以研究,由此使得装配式建筑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的住房建设事业发展迅速,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混凝土技术,取代常规技术,应用新技术,推动建设单位与时俱进,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益,确保各项工作都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因此,装配式建筑实施全过程中,应注重对每个环节的研究,综合分析各种优化技术,还要创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策略,防止造成资源损害及浪费,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基础上,节省各种成本支出,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文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5):32.

[2]桂利超.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散装水泥,2022,25(2):76-78.

[3]严国平.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7(5):213.

[4]许翠云.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江西建材,2022,19(1):237-238+241.

[5]范慧钊.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93-9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