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析
摘要:地质勘探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实际勘察成果是工程建设安全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保证,应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其实工程地质工作专业性很强,其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等要求较高,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勘查经验,能够在勘查之前以及勘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并依据自身经验及技能等给予解决。当前,为保证工程地质勘查的可靠性,诸多建设企业引进与应用了先进技术及设备,有助于勘查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引言
中国国土面积大,有些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果对这些工作的质量控制得不够好,将会影响到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在水利工程勘察中,应充分考虑到水文学的重要性,对水文学进行公正的评估和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精确的信息支持,防止地下水问题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1.1地下水位勘查问题
地下水位监测是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内容。地下水位的波动不仅会对岩石层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水利工程的地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导致岩石结构的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层会出现裂缝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坍塌事故,如若水利工程的施工在该区域,则会导致工程的地基失稳,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工程地基可能会出现渗水问题,致使地上建筑发生位移;如若地下水位下降,岩石层的密度会发生改变,地面建筑可能会出现下沉现象,最终导致水利建筑出现变形问题。施工前期,建设企业若是忽视了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勘查,很容易会忽略有效防止地下水升降灾害措施的制定,进而增加了水利工程的施工风险。
1.2 地质勘查缺乏重视
岩层调查和水文特性调查都是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水利工程建设的诸多质量问题来看,发现部分施工企业对工程地质工作不重视,尤其是针对于水文特征的勘查。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时,技术人员仅重视对岩石层结构性质的勘查,却忽视了对水文特征的勘查,进而会导致勘查结果存在片面性的问题,其未能完全且真实的反映出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而不利于施工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判断。除此之外,部分建设企业为节省建设成本,忽视了对地质深层结构的勘查,加之部分勘查人员存在简化勘查流程的行为,如若施工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便会为后期水利工程的建设留下较大安全隐患。
2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勘察措施
2.1完善勘察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促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需要根据勘察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进而指导勘察工作方向。对此,需要各部门确定好自己的勘察职责,履行好自身职责,采用行政管理方式进行相关工作。对此,需要行业协会能够组织企业针对水利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其对勘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而积极修订相应的管理方式,落实好管理规范[1]。
2.2合理安排勘查周期
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本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其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项目建设前期的工程地质工作。水利工程建设面积比较大,且施工环境地质复杂,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施工区域实际的地形地貌、水文特点以及岩石层结构等数据,此时会涉及工程地质中的勘查工作,为保证各类数据信息勘查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等,建设企业需要派遣专业勘查人员进行地质勘查的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地质勘查周期,避免出现因节约投资成本而盲目缩短勘查周期的行为,又或者是防止出现地质勘查仅是形式主义,其实际勘查无需安排周期的问题。事实上,工程地质工作具有规范化的流程,每一流程的实施都需要一定时间,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勘查工作有序开展。
2.3重视水利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使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给其勘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更加重视地质勘探,减少不利环境对施工的影响。结合现代高科技,持续优化和创新勘探技术,在地质勘探工作中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有专业工作人员将先进的勘探技术运用到适当的工作场景中,这样才能准确分析项目现场地质情况。通过运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和设备,快速测定地下水含量,消除地质环境对勘查工作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4加强勘察试验和监测
水文地质试验是农田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试验获得岩土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而判断岩土层的渗透性,准确判断工程的渗透稳定性。试验主要包括抽水、注水、水压、渗流和水位恢复,在不同的地层条件下采用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一般情况下,河边地层以及砂砾石层采用合适的抽水试验和提水水位恢复试验,基岩采用压水试验,而含泥砂、填土、黏性土层则采用注水试验以及渗透试验。每项水文地质试验操作规范都有明确具体规定。设备连接操作时需要根据规范进行,使用压力表、水表等工具,并注意观测时间的要求,使每个试验所得到的数据都具有准确性,尽可能缩小误差。一般需要明确地下水位初期稳定水位状态情况,并查清地下水水质和补给条件等内容,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钻探时不可采用泥沙确保水位和水质测量具有真实性,尽可能将不同孔洞的监测时间统一并进行对比,不同深度需要获取一定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进而评价地下水腐蚀度,获取相应的水文资料以及气象资料,进而分析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体补排之间的关系。同时,地下水可以评价工程不良问题及其危害度,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2。
2.5强化勘测人员教育培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地质测量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测量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掌握和满足测量工作要求的能力,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一,各地高校应成立勘测专业,设置勘测课程,加强人才培养。施工单位应与当地高校签订人才供应协议,确保人才储备充足,专业能力过硬。第二,应加强招聘环节优化,适当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应聘人员具备从业资格,持证上岗。第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难度高,这就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议,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人员技术交流。此外,企业还应养成良好的以人为本理念,适当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人员薪资福利待遇,定期公费组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使其不但能够掌握各项技术应用要点,还能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熟练掌握各类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要求与养护方法,将各项技能及经验与日常工作相互结合,确保各项勘测工作稳步推进[3]。
结束语
工程地质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提高工程设计水平、辅助工程科学选址和降低灾害破坏性的作用。由于其具体工作内容复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具体可以通过重视提高地质勘查质量、合理安排勘查周期、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察以及提高人员对地质勘查的重视等措施给予解决。
参考文献
[1]夏志.水利工程地质勘探中液化问题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202-203.
[2]沈纪安.水利工程地质勘查和岩土治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16):151-152.
[3]周铭.研究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9):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