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投标人视角对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完善的建议

张传良
  
安防科技
2023年45期
河南省地球物理空间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450016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地勘单位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投标过程亦逐渐电子化,甚至替代传统投标方式成了招投标主流。可见电子化招投标制度已广泛应用,电子化投标已成为地勘单位获取项目、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电子化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地勘单位的投标结果,甚至可能导致投标失败。本文旨在探讨地勘单位在电子化投标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让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工作不断完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

关键词: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文件;编制过程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对地勘单位而言,获取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电子化投标,有效弥补了传统投标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河南省为例,电子化投标主要依托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各类招投标平台电子化数据库,但因各类电子化投标软件开发商竞争激烈,目前河南省内采用的电子化投标系统尚未统一,即使是同一省市两级部门所运用的电子化投标系统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市县两级亦如此,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所以地勘单位应对电子化投标给予应有的重视,并注意电子化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来保证编制的电子化投标文件质量。

一、电子化投标对地勘单位的意义

(一)降低地勘单位投标成本投入。传统投标方式需要进行获取招标文件、前期资料收集、投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打印、投标文件审核、投标文件修改与胶装、封标、现场开标,此过程需要消耗的大量资金、时间、人力成本,在最终版完成前,如发现投标文件编制有错误或某部分要修改,还要重新调整、打印、封标,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人力重复工作。而电子化投标文件则可以大大减少这些成本。可以安排专(兼)职投标人员进行网上报名、下载招标文件、进行投标文件编制工作、审核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投标文件审核,审核后将修改意见发于专(兼)职投标人员进行修改,最终将修改电子化投标文件上传并开标。从而地勘单位将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投入,为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给更高的价值。

(二)提高地勘单位投标工作效率。传统投标方式由于过程中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投入人多但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效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而电子化投标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将传统投标方式过程化繁为简,地勘单位也不用投入太多人力,分工明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在获取项目招标信息方面比传统投标方式更快捷更方便,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浏览各省、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各招标平台获取最新与地勘单位业务相关的政府政府、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信息,从而拓展地勘单位市场,立足省内,面向全国,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为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三)加强地勘单位投标数据分析。投标数据分析是地勘单位在投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地勘单位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也可以为后续地勘单位在编制电子化投标文件方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数据分析,地勘单位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通过对投标工作的了解,对投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多的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并执行更具竞争力投标策略,为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优势。

二、地勘单位在电子化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化投标工作的整体重视不够。据了解,在地勘单位日常投标过程中,各地勘单位对待投标工作总体上上比较重视,但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能划分上还是与招标工作需要相比存在差距。有的单位不设市场部,把招标人员分散在业务实体。有的配备的人员较少,不能满足招标工作的要求。还有的地勘单位过多关注龙头业务的投标工作进展情况,对非龙头业务发展未给予相应的高标准要求和政策性扶持,对于地勘单位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电子化投标人员的标准要求不一。对地勘单位而言,参与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投标要求投标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但各单位对投标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未达到统一标准,专职投标人员较少,兼职投标人员、非专业投标人员较多,甚至是财务、人事、安全员、后勤等工作人员临时上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投标培训或投标工作,也没有相关经验参与或负责电子化投标工作。

(三)对电子化投标系统的操作流程不熟。电子化招投标作为新型招投标方式,由于各类电子化投标软件开发商竞争激烈,以河南省为例,目前河南省内采用的电子化投标系统尚未统一,即使是同一省市两级部门所运用的电子化投标系统也存在很大差异,非常考验地勘单位投标人员对各类电子化投标系统熟悉程度和操作规范。对于兼职和非专业投标人员接触新的电子化系统操作方式不熟悉,在电子化投标过程中会因为网络问题、网页设置、软件设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投标失败。

三、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前期工作。电子化投标主要依托于交易平台,因此当地勘单位参与相关项目投标时,应根据项目招标公告在对应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各投标平台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入库和CA锁办理,主要信息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业绩、人员信息等,这些资料需要真实填报并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参与投标,因不同项目报名截止时间存在差异,所以一定要在报名截止前或正式开标前完成此项工作。

(二)网上报名与投标文件制作软件下载。在前期工作完成后,在报名截止前,根据项目招标公告利用CA锁或账号密码登录到指定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投标平台报名下载电子化招标文件,然后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投标平台下载中心,下载投标文件制作软件和投标人(供应商)操作手册,根据操作手册要求进行电脑设置和网页设置,按照步骤打开投标文件制作软件编制电子化投标文件。

(三)电子化投标文件的编制。电子化投标文件编制过程与传统纸质投标编制方式一致。需要认真细致的阅读招标文件,明确招标文件内容和要求。了解项目大概情况、最高限价、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等重要信息,然后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投标文件格式和要求将内容填写完整,编制技术方案,生成页码并结合最终招标文件生成投标文件总目录。较传统纸质标书而言,省去了打印、复印、胶装、密封等一系列程序,仅需在投标文件制作软件编制完整投标文件后,签章签名,然后加密生成特殊格式的加密投标文件和不加密投标文件,至此电子化投标文件编制就完成了。

(四)加密投标文件上传和开标。在开标前,登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投标平台将特殊格式加密版投标文件上传到指定位置,模拟解密即可;在开标当天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不见面开标大厅或投标平台指定开标位置签到并等待开标解密即可。在特殊情况下,也有要求将所用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人员、业绩等扫描件上传到诚信库,并生成该项目的资质包,在上传投标文件界面需要手动勾选确认,便于评标专家评审。

四、对地勘单位电子化投标业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质量标准化,增强竞争力。质量标准化是成立投标部门或将投标人员组织到一起综合办公,通过整合可以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资源,规范化和专业化也可以提高中标机会,通过对投标工作的了解,对投标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够提供给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做到统一部署安排,劲往一处使,可以做到对电子化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的整体研究、投标文件编制的质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能够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可以作为市场分析的渠道,对地勘单位的投标项目情况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反映市场需求和各业务市场的把控情况,从而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投标策略,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信息共享化,工作效率高。信息共享化对于没有市场部的地勘单位而言,可以减少各部门(实体、所)之间的协调成本。据了解,少数地勘单位资质证书维护、人员证件、各类奖项都是综合办公室或总工办统一管理维护并形成资料电子化,只需准备好资料清单找办公室或总工办收集即可,便捷省时亦不用协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多数地勘单位办公室不负责维护,是某一部门(实体、所)进行对本部门业务所用资质证书、人员信息进行维护,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不互通,收集资料常常需要领导出面沟通和长时间协调,收集资料费时费力,此举非常影响工作效率。专业的投标团队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性工作,可以统一收集汇总各部门(实体、所)相关资质证书、人员证件、各类奖项,大大减少收集资料过程中询问和收集资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信息共享化,也更好得规避传统投标方式中不同部门(实体、所)需要借同一证书原件去现场开标的使用冲突,从而便于更好的协调,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提高效率。

(三)风险可控化,服务信誉好。风险可控化是指专业的投标团队可以对电子化投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有助于地勘单位更好地规避风险,保证地勘单位的利益。可以更好的展示地勘单位专业、负责任的形象,从而增加地勘单位信誉和业主对我们的满意度,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奋勇争先。

参考文献

[1]冯樷, 孙敬秋. 基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编制方法浅述[J]. 工程建设,2020,52(02):71-74.

[2]冯京莎. 浅谈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现代管理, 2021(4):416.

[3]宋扬. 建设工程招投标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简述[J]. 建材与装饰, 2017(05).

[4]申翠华. 简析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经营者, 2018,32(14):36.

[5]傅群超. 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34):20.

[6]袁胜男,李芮萱.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7(6):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