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王付东
  
安防科技
2023年46期
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 300350

摘要:危化品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还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旨在加强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助力危化品企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危险性

近年来,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危化品企业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危化品的特殊性质和潜在危险性使得安全管理成为这些企业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机制缺失和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一度引发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进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加强了相关的监督执法力度。明确的法律法规框架为危化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监督部门的加强也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此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一、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安全责任不明确

危化品企业管理中安全责任不明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在一些地区或行业中,缺乏对于危化品企业管理中安全责任的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危化品企业在安全责任方面存在较大的模糊性,难以确定应该由谁来负责和承担责任。(2)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危化品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责任的划分不清晰,职责和权限重叠,导致安全责任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使得安全责任无法有效落实。(3)监管不到位:部分危化品企业的监管机制存在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强力。监管部门对于危化品企业的安全责任履行情况监测不到位,难以及时查处违规行为。这导致了一些企业对于安全责任的漠视和不负责任行为的出现[1]。

(二)风险管理力度低

首先,风险评估不全面:危化品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往往只关注某些方面的风险,忽视了其他潜在的风险。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风险评估,无法充分了解和识别各种风险,导致对一些重要风险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然后,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危化品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风险分析,容易造成过于主观的判断和决策,无法准确评估和控制风险。其次,应急预案不完善:危化品企业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应急预案可能过于简略,缺乏详细的应对措施和应急联系方式等内容。这使得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三)重氮和氯化危险性大

重氮和氯化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的两个危险工艺,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爆炸和火灾风险:重氮化合物和氯化物具有较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一旦遭受热源、摩擦或撞击等外界刺激,容易发生剧烈爆炸或火灾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毒性风险:重氮类化合物和氯化物在接触皮肤、吸入或摄入体内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毒害作用。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导致中毒性反应,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环境污染风险:重氮类化合物和氯化物的泄漏或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其中,氯化物可能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2]。

二、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为明确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标准。确保法律法规的条文明确、可执行,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执法机制。(2)明确管理体制和责任划分:建立健全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形成层层落实和穿透式的管理。(3)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危化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危化品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执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或吊销相关资质等惩处措施,强化对企业的法律惩罚和监管约束[3]。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危化品企业应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手册、流程和操作规程等,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并通过内部审查、定期检查和外部安全评估等方式进行持续改进。然后,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于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安全风险,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其次,风险评估和管理:开展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重点关注重大危险源,建立和落实事故预防控制措施,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监测。最后,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开展定期演练和评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事故影响最小化[4]。

(三)降低重氮和氯化的危险性

为降低危化品企业重氮和氯化物的危险性,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替代和优选技术:推动替代和优选技术的应用,减少或消除使用重氮和氯化物的需求。通过研发和推广更安全、更环保的替代品或工艺,降低危险品的使用和生产风险。(2)加强工艺控制:加强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措施,确保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采用自动化和先进的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源。(3)完善储存和运输措施:加强危化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确保储存和运输容器符合标准,具备抗腐蚀、防泄漏和防火爆的能力。加强运输车辆的检查和维护,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减少事故的损失。

三、总结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实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推动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并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未来,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还需持续创新和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行业内各企业的合作与共享,通过经验的交流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行业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琳.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J].清洗世界, 2022(005):038.

[2] 胡晶晶.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12):3.

[3] 孙振民.石油化工企业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石化技术, 2022, 29(10):169-171.

[4] 陈玉琨.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 2023(1):24-26.

作者简介:王付东 1967年12月12日 男 天津市宝坻区 汉族 大学本科 安全总监 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企业的安全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