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秦鹏鹏
  
安防科技
2023年48期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222

摘要:乡村滨水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习俗传统等,这些文化元素是乡村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社区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保护和传承乡村滨水地区的民俗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滨水景观的破坏和民俗文化的衰败。乡村滨水景观与民俗文化是乡村地区的重要资源,对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探究如何通过滨水景观设计的手段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生态保护和修复

乡村滨水景观设计是追求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而在这一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我们能够有效提高水质清洁度,增加栖息地和湿地面积,进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在设计乡村滨水景观时,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滨水植被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固定湿地功能,能够有效减弱水流冲击,防止河岸侵蚀并净化水质。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重视植被的选择和配置,注重引入当地特色的水生植物,比如芦苇、香蒲等。这不仅可以保护滨水环境,还能为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营养,供给生物群落生活所需。[1]其次,滨水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对水文循环、水质改善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湿地资源,保持湿地的自然状态和功能。通过创造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可以促进湿地保护的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为游客提供了解湿地生态和体验自然的机会。此外,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形成过程和湿地功能,将城市排水系统与自然湿地相结合,以实现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目标。在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合适的位置和地形,建设人工湿地,通过生态工程的手段,提高水污染的控制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后,设计师应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生态系统,确保不同物种之间的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例如,可以合理控制游客流量,避免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引导游客在欣赏乡村滨水景观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文化元素融入

滨水景观设计应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展示乡村的历史和传统。通过设计具有乡村特色的建筑风格、策划地域性的民俗节庆活动等方式,将乡村的文化与景观相结合。首先,在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可以参考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特色,以此为基础打造具有乡村风格的建筑。比如,在建造度假村或民宿时,可以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如石头、木材、老式青砖等,以打造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建筑。同时,在建筑的细节和装饰上,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雕刻、绘画等民俗元素,以展示乡村的独特文化。其次,通过举办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乡村文化。比如,在乡村滨水景区,可以组织传统的农耕节、婚嫁仪式、庙会等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的乡村生活和文化底蕴。此外,可以将一些当地传统乐器、舞蹈进行展示和演出,让游客感受乡村音乐和舞蹈的魅力。另外,建设乡村文化博物馆和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等设施,也是推动乡村滨水景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途径之一。这样的设施可以展示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和传统手工艺等,向游客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和展示中心的建设可以囊括乡村的历史文物、传统乐器、手工艺品等,通过展览、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使游客对乡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三、民居展示区和文化体验区

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都市化进程中,乡村滨水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民俗传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设计师们提出了民居展示区和文化体验区的建议。这些区域将成为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空间,让他们亲自参与民俗文化的制作和传承活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民俗文化展览、工艺品制作和传统技艺表演,这些区域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当地的民俗文化。[2]民居展示区是一个重要的空间,使游客和居民能够亲身感受乡村地区独特的民居文化。在这个区域内,可以通过恢复和重建传统的民居,展示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和了解民居的历史和设计理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另外,这个区域还可以提供各种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内涵。无论是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展览、民居装饰品展览,还是展示当地特色的民俗婚俗、祭祀习俗等,这些活动都将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文化体验区是另一个重要的空间,让人们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在这个区域内,可以设立各种活动场所和体验项目,如工艺品制作、传统技艺表演、民俗音乐演奏等。这些活动将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参与民俗文化制作和传承的机会,增进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此外,文化体验区还可以举办各种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庙会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共同弘扬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这些展示区和体验区需要与当地居民和相关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他们应该参与到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设计师们还应该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尊重和体现当地的文化传统。

四、教育和培训

为了提高乡村居民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同时,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尊重。首先,可以组织民俗文化的讲座和培训工作坊。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经验的长者来讲解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向乡村民众传授有关民俗文化的知识。这些讲座可以包括民俗习俗、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内容。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工作坊,让居民能够亲自参与民俗文化的制作过程,学习相关的技能,并在实践中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可以与学校合作,将民俗文化纳入课堂教育。通过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或专题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和学习民俗文化。这不仅可以增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使其对文化传统保持尊重和认同。学校可以邀请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或民俗文化传承的代表人物来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利用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的空间,创设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教育环境。可以在乡村滨水景区设置民俗文化展示区或体验区,通过实际展示和互动体验,向游客和居民介绍和传授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技能。

五、社区参与和合作

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社区居民和相关机构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社区居民可以参与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中,为设计提供建议和意见。相关机构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社区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共同推动乡村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社区居民的参与对于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和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社区居民是乡村的主体,他们对于自己的家园有深厚的感情和认同。因此,他们的思考和意见对于景观设计和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决策过程中,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座谈会、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动,邀请他们就景观设计、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的参与过程不仅可以让社区居民了解和理解相关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也能够充分体现社区居民的意愿和期望,从而提高他们对景观设计的认同感。其次,相关机构在乡村滨水景观设计和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文化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乡村滨水地区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这包括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相关活动和项目的开展。

六、结语

通过对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我们发现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在今后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民俗文化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当地的特色与需求,推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实现乡村滨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赵阳.苏州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文化传承[J].城乡建设,2016,(01):76-78.

[2]巢震豪;郭丽娟;陆敬伊;王雪珂;李烜;徐洪遵;董其义.哈尔滨市红色纪念性景观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2022,48(14):170-173.DOI:10.13719/j.cnki.1009-6825.2022.14.0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