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本文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制度设计不完善、缴费标准单一、待遇调整机制不健全和基金管理不规范等,并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多层次的缴费标准、加强待遇调整机制建设和加强基金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制度设计不完善、缴费标准单一、待遇调整机制不健全和基金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性,也不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和满意度。因此,有必要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而来,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参保范围广泛。该制度适用于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参保方式灵活。该制度采取自愿参保的原则,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和缴费方式,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资金筹集多元。该制度的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多元化。待遇支付合理。该制度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该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不仅让亿万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生活无忧,更增强了全社会的安全感和凝聚力。该制度通过政府的全额补贴、地方的适当提高、长期缴费的加发等方式,保证了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水平,缓解了老年贫困,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激发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的创新创业活力,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增加有效供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还通过降低社保费率、划转国有资本、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等方式,增加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保障了基金的安全运行,发挥了经济运行的“减震器”作用。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该制度通过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有弹性、多元化、保基本。该制度还通过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实施省级统筹、推进全国统筹等方式,提高了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缩小了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异,增强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缴费标准单一
缴费标准单一,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与待遇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缺乏“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导致参保人缴费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往往选择低档次或者晚缴费,影响了基金的积累和可持续性。
(二)待遇调整机制不健全
待遇调整机制不健全,缺乏保值增值能力。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中央确定最低标准,地方可以适当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计算。这种待遇计算方式,既没有考虑物价变动,也没有考虑经济增长,也没有考虑个人缴费档次和年限的差异,导致待遇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需求,也不利于提高参保人的满意度。
(三)基金管理不规范
基金管理不规范,缺乏投资运营能力。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主要由县级政府管理,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收益率很低,难以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风险,也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同时,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也存在不足,缺乏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基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四、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的缴费标准
建立多层次的缴费标准,实行差别化的待遇水平。根据参保人的收入水平、缴费能力和养老需求,设定不同的缴费档次,并明确缴费档次与待遇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提高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和参保意愿,尤其是对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吸引他们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加强待遇调整机制建设
(加强待遇调整机制建设,提高待遇保值增值能力。根据物价变动、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建立正常的待遇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水平,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根据个人缴费档次和年限的差异,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增强参保人的获得感。
(三)加强基金管理
加强基金管理,拓宽投资运营渠道。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甚至全国统收统支,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同时,加强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引入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和人员,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适当增加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提高基金的收益率和保值增值能力。
结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制度设计、缴费标准、待遇调整机制以及基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了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完善制度设计,使其更加公平、合理;其次,建立多层次的缴费标准,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再次,加强待遇调整机制建设,确保待遇的公平和稳定;最后,加强基金管理,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总的来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即为所有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参考文献
[1]秦小伟.榆林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22.
[2]葛鲁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产经,2021, (18):38-39.
[3]王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某县级市为例[J].西部学刊,2021,(01):97-99
[4]崔宏楷.东北振兴背景下的养老保险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财富,2020,(15):155-156.
[5]崔艳超.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3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