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客流疏散分析探讨

滕余焕
  
安防科技
2023年52期
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客流疏散问题。首先,引入背景和意义,指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对乘客安全和交通运行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目前已有的客流疏散方法和策略。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客流疏散问题,为相关机构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客流疏散;分析;策略

引言:

在现代城市中,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对乘客的安全和交通运行的顺畅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突发事件下的客流疏散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然而,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偶尔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对乘客的安全和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首先,地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较为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地震会造成地铁隧道、站台、轨道等设施受损,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此外,地震还可能导致供电系统失效、通信中断等,进一步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其次,火灾是另一种常见的发事件。火灾可能由各种原因引发,如电器故障、短路、人为破坏等。火灾不仅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还会对车辆、设备和轨道产生损坏,导致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受阻。此外,恐怖袭击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重大威胁之一。恐怖分子可能在地铁车厢、站点或其他关键部位实施爆炸袭击、人员伤害等恐怖行动,致使大量乘客伤亡,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和不良影响。

这些突发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如何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乘客的安全成为首要任务。其次,灾后的客流疏散是另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高效的疏散方案和应急机制。此外,如何恢复受损设施、修复运行线路,以及恢复系统供电和通信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地铁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管理机制。这包括组织演练、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控和安全设施等。同时,应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客流疏散的方法和策略

2.1人员引导和组织

在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时,人员引导和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的现场人员需要迅速行动,利用扩音设备、指示牌、标志和手势等方式引导乘客有序疏散。他们应熟悉车站和车厢的布局,指导乘客到达最近的出口或安全地点,并确保疏散路径畅通。人员引导与组织的关键点包括:首先,人员引导应开始于突发事件的最初阶段。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到达事发地点,并与乘客进行沟通和引导。其次,人员需要协助乘客理解和遵守疏散指示,确保乘客有序疏散,而非拥挤或逆行。此外,人员引导还需要注重乘客的情绪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安抚和支持,并确保弱势群体的疏散顺利进行。

2.2信息发布与通知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地向乘客发布信息和通知对于保障乘客安全至关重要。通过车站广播、车内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乘客传达必要的信息,告知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疏散,以及前往安全地点的指示。信息发布与通知的关键点包括:首先,信息发布应及时,确保乘客在第一时间了解突发事件的情况和紧急疏散的指示。其次,信息发布应准确,确保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避免引起乘客误解或恐慌。此外,信息发布应多渠道、多语言,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以确保所有乘客都能理解和遵守指示。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通知信息,尽可能覆盖更多人,并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2.3 多通道疏散

多通道疏散是一种常用的客流疏散方法,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设置多个疏散通道或划定临时通道,引导乘客分散疏散,避免人流集中导致拥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多通道疏散的关键是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并对通道进行良好的标识和指示。首先,可以根据车站的布局和设计,在不同的区域设置多个出口或紧急逃生通道,确保乘客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多个选择的途径进行疏散。其次,可以通过设置临时通道,例如利用站台的区域或车道进行疏散,增加疏散路径的选择,减少疏散时间。在多通道疏散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组织,确保乘客明确疏散方向,并按照指示进行有序疏散。同时,应注意通道的畅通性,及时清理通道上的障碍物,确保乘客能够顺利通过。此外,应加强安全监控,在各个疏散通道设置监控摄像头,及时发现并解决拥堵和其他潜在安全隐患。

2.4客流控制与分流

客流控制与分流是一种有效的客流疏散策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降低人流压力,保证疏散的高效性。该策略主要是通过控制进站人数、调整列车班次等方式,控制客流量和分散乘客。首先,可以通过限制进站人数来控制客流量。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设置进站的人数上限,避免人流过于密集造成拥挤和踩踏。这可以通过限制进站口的开放时间或设立进站通行证等方式实施。其次,可以提前停运或调整列车班次来减少客流量。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停运或减少列车运行,避免人流集中到车站,从而减轻客流压力。此外,在站内可以设置转乘引导和分流通道,将进站的乘客分散到不同的出口和方向。通过引导乘客选择不同的出口和线路转乘,可以降低客流量集中在特定区域的情况,实现客流的分散。通过合理设置疏散通道、控制客流量和分散乘客,可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下的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交通混乱的风险。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客流疏散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本研究揭示了客流疏散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在日益频发的突发事件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客流疏散的策略和机制,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保障乘客的安全。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不同突发事件情景下客流疏散策略的优化和探索,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树鹏.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运营组织研究[D]. 兰州交通大学,2018.

[2]练永科.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方法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9):2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