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梁驰
  
安防科技
2024年5期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5

摘要: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日益普及,储能技术作为关键的支撑系统之一,扮演着平衡供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以及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需求分析和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了储能技术在跨时间尺度能量平衡、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储能技术在调峰填谷、频率调节和应急备用等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调峰填谷

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然而,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能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储能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需求分析

1.1跨时间尺度的能量平衡

储能技术犹如能源的“蓄水池”,在能源丰富时蓄水待到能源稀缺时放水,以此维持能源使用的恒定。能量储存与释放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时间段内的能源需求,无论是短短一小时内,还是跨越多个季节,这种能力赋予了电力系统调节能源消耗变化的能力,确保了其稳定持续的运行。利用储能技术,不仅优化了能源供需平衡,而且极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本技术通过能量储存方式,当新能源产量过剩时,储存多余电力;在新能源产量不足时,调用储存的电力,以满足需求。如此一来,电力系统能迅速调整以应对能源供应的波动,保障向用户稳定供电。这种灵活性和迅速的响应对于应对突发情况、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1.2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储能技术如同能量的蓄水池,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待到电力需求旺盛或自然条件不利于能源生成之时,便释放这些储存的电力,确保能源供应的连续性。这种暂时的储存方式有助于平衡电力供需的差异,减少清洁能源波动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效果。通过能量储存技术,本系统能有效平衡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波动性,确保稳定的能源供给。若风能或太阳能产生比所需更多的电力,系统能高效地将多余电能转换为储存用途。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不足以满足需求时,系统能够自动启用储存的电力资源,保障连续稳定的供电。通过优化能量的储存与利用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价值,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动能源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保护和减排目标[1]。

1.3改善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易造成供需不稳定。采用储能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效途径。该系统能在过剩能源时刻蓄能,待用电需求上升时供电,达到平衡能源供需,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靠,从而增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信赖度。面临诸如气候变化和机械故障等外部因素的电力系统,其可靠性可能面临挑战,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遭遇崩溃。储能技术就如同电力系统的调控核心,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精确地对能源进行分配和调整,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并提升其应对外部干扰的韧性。

2.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应用

2.1调峰填谷

电力系统运营的关键策略之一是调峰填谷,这旨在实现供需平衡,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输出不稳定的情况下其作用尤为关键。储能技术是调峰填谷不可或缺的核心手段。当电力需求疲软时,储能设施得以储存多余能源。例如,当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大量电力,而电力需求并不高时,储能系统就能储存多余的电力,防止资源浪费。积累该能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力系统的功能,进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能源效率。

在用电高峰时段,储能系统能够发挥其作用,释放储存电力,满足额外的电力需求。在需求高峰,储能系统能迅速释放储存的电力,有效平衡供需,维护电网稳定。这种灵活变通和快速响应的能力是传统能源生产方式所无法企及的,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能源供需的变化。储能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增强其经济收益。借助峰谷电价机制,电力行业减少了对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不仅降低了发电成本,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储能系统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地调整电力系统中的能量波动,因此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

2.2 频率调节

频率波动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和用户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储能技术在保持频率稳定方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精妙地运用储能技术,电力系统频率的波动得到了调控,确保了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储能技术因其能在电力系统频率波动时迅速补充或消耗电能,以维护电网稳定,故备受关注。当电网频率波动超出规范时,储能设备能迅速作出反应,实时调节电力输出,必要时向电网补充能量,或者在电网能量过剩时吸收多余电力,以此保持电网供需的平衡状态。这种灵敏的应对机制能显著减少频率波动的不良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顺畅运行。

储能技术的灵活运用,赋予了其追踪电力频率波动的能力。电力系统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频率波动,而储能技术就像一名精明的调节师,随时监控并迅速调整,以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这种灵活性使得储能技术成为管理电网频率波动的高效工具,有效地避免了电网及用户设备可能因频率波动而导致的损害[3]。

2.3应急备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如遇到突发情况或负荷压力增加,可能导致系统崩溃,设备故障。在当前情况下,借助储能技术的帮助,可以提供至关重要的备用能源,确保电力系统的持续运作和稳定性。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负荷突增时,传统的发电设备需耗时启动并产出所需电量。储能系统即时输出电能,无需片刻延迟,迅速满足电力需求,无缝对接能源缺口,确保关键设施不间断运行。保障电网高效、稳定的运作,关键在于迅速的响应能力,这能大幅减少系统停电的风险。

储能技术以其高效的能量转换,出色地扮演了紧急备用电源的关键角色。传统备用发电机往往在运行时效率较低,相较之下,储能系统能更高效地将存储的电能转换为电力输出。这说明,遇到突发紧急状况,储能系统可以快速释放大量电能,并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工作,确保关键设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维护电力系统的流畅运行。此外,储能系统的灵巧性和便捷性使其成为复杂紧急情况下的理想选择。储能设备相较于常规备用发电机组,具备灵活调整和随地部署的能力,可满足不同紧急情况下的电力需求,为众多关键设备提供及时的备用电源。这种灵活性让电力系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更加依赖并迅速启用备用电源的解决方法[4]。

结论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在跨时间尺度能量平衡、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峰填谷、频率调节和应急备用等应用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其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为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哲.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4,(01):237-239.

[2]朱正印,刁智伟,毕素玲等.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探究[J].电工技术,2023,(S1):253-255.

[3]金阳.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23,13(11):49-51.

[4]关新,吴世玮,解雨琪,等.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蓄电池,2023,60(04):181-185+19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