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求的研究与探索

许其玉 王家桧
  
安防科技
2024年11期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535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阐述广西陶瓷行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传承策略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明确了陶瓷行业的人才能力构成和市场需求动向,探寻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如何才能够有效匹配。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技能传承及促进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

一、引言

广西作为陶瓷文化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陶瓷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广西陶瓷行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而陶瓷行业的人才供需问题较为突出。针对现存的问题,对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人才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已经迫在眉睫,为促进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陶瓷行业概况

2.1 历史与现状

广西陶瓷行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陶瓷行业已经有所发展,到唐代时期它的发展达到最新的高度,那时候的广西窑厂数量非常多,陶瓷产品深受海内外的欢迎。近代以来由于外来陶瓷产品的冲击,广西陶瓷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使其逐渐走向没落。现在由于广西陶瓷行业在技术、设计上追求创新发展使其摆脱颓势,出现逐渐复苏的现象。在现代工艺与设计技术的应用下,陶瓷产品突破了传统的实用性,转向艺术性和观赏性。虽然广西陶瓷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也像其他地区陶瓷行业一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影响力弱;创新后劲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人才储备滞后。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陶瓷业的健康发展。

2.2 发展趋势

新时代新机遇的到来让陶瓷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地区的陶瓷需求非常大,陶瓷市场的开辟促进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陶瓷产品的销售也将越来越多。地球村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的加强推动了行业的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促进了陶瓷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更新和进步。陶瓷行业需要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发展,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使其健康发展。

2.3 现状分析

教育的投入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对于广西陶瓷行业的投入将会为其发展增长发展动能。职业教育的实施对于广西陶瓷行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在行业人才的培养的投入上,能够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作为保障。通过对从业人员所接受的职业教育现状进行数据收集调研分析,我们能够把握当前从业人员所接受职业教育的现状,为陶瓷行业的职业教育进一步改进措施作参考。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3.1 定义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既代表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体现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间接,他主要承认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持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体现了文化的多层次、面度广、范围大、层次深体现了文化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涉及的文化内涵非常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我们既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也要挖掘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2 传承与保护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的发展现状从而思考怎么去保护好它。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措施。为了满足陶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助于扩大陶瓷文化的影响力,增强陶瓷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陶瓷文化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该行业,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必须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繁荣。

3.3 遗产与教育的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遗产与教育的融合,几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含着对现代教育的创新。广西作为重要的陶瓷产地,陶瓷行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求备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也有助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陶瓷制作技艺、传统纹样和烧制工艺等是广西陶瓷非物质文化遗的重要支撑,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培养更多具备传统技能和文化底蕴的陶瓷人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陶瓷行业的人才也跟着变化。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但也要结合现代技术。通过对创新设计、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人才的重视才能促进陶瓷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四、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4.1 市场动态

在市场需求方面,广西陶瓷行业的职业教育人才需要精通技术,具有强大的创新意识和强大的文化遗产能力。陶瓷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强大的生产技术,熟练操作陶瓷生产所需的工具,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陶瓷的设计要符合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审美需求。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结合市场需要,注重传承和创新,提高教育培养效果。市场需求动态还需要充分考虑服务传统文化的需求。市场对陶瓷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的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和提升在陶瓷行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市场对于新型陶瓷制作技术和工艺的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注重新型陶瓷制作技术和工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4.2 教育供给与需求匹配

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中的一个。对于广西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剖析。从陶瓷产业链的出发,明确不同岗位用工要求,以及对人才的技术技能的条件。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需要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广西陶瓷行业的人才需求,教育机构应该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在于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时的应变能力。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还应借助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陶瓷行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产教融合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教育供给与行业需求的匹配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机构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发展。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对学生实行岗前培训,更好适应行业需求。

五、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5.1 课程内容与方法优化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将目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的建设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出发,对广西陶瓷行业的知识、技能进行重新整合,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保留。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其引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及其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课程内容的优化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注重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推动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市场的需要。

5.2 教学与技能传承

教学与技能的结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是对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它的实践则有利于创痛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陶瓷行业的技术过程和要求,并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需要注重陶瓷技艺的传承,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传承和发展陶瓷制作技能的人。

5.3 人才培养

在国家的教育规则下,校企合作是解决人才短缺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能欧提供就业岗位和课程实践场所。还可以为人才培训提供双向交流平台。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邀请行业的专业人士和专家来指导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陶瓷技术的前沿,不断增加他们的知识。通过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关系,学校可以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从而更好滴地融入行业和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企业也能够在校企合作中选拔优秀的职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六、结论

通过对广西陶瓷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求的研究与探索,有利于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创新,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人才。对于广西陶瓷行业人才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应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陶瓷行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广西陶瓷行业需要更加系统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该行业,推动陶瓷行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炜,沙润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J].百色学院学报,2019:114-120.

[2] 钟学进,刘宵.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95-100.

[3] 冯爱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探索研究[J].文化产业,2021:3.

[4] 曾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融合路径[J].广西教育,2022:4.

[5] 刘兆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等职业学校传承的探索研究[J].中华少年,2020:2.

[6] 张荣.职业教育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57-63.

[7] 覃少菊;经建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流变及发展前景研究[J].武术研究,2019:88-90.

[8] 姚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20:71-74.

项目基金:广西民族技艺行指委2021年度产教融合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广西陶瓷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求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GXMZJYZW20210104

通讯作者:王家桧,男,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与品牌战略。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