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突发大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探讨

杨宏利
  
安防科技
2024年16期
绍兴京越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在早晚高峰、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期间,突发大客流现象频繁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组织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策略,通过分析大客流的成因、特征及其对运营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运营组织;应对措施;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需求快速上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快速、便捷、大容量等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然而,在特殊时间节点,如早晚高峰、节假日及各类大型活动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往往面临突发大客流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大客流,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突发大客流的定义与特征

突发大客流,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特定时间段内,由于某种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车站或线路客流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这种增加程度远远超出了日常运营组织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它通常表现为客流量在某一时间节点迅速攀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构成显著挑战。突发大客流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集中性和周期性。早晚高峰时段是最常见的突发大客流时段,由于通勤需求集中释放,车站和线路客流量迅速攀升。此外,节假日、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演唱会、展览会等)期间,特定车站和线路也会迎来客流的爆发式增长。在空间上,突发大客流往往集中在交通枢纽站、商业中心站、旅游景点站等区域,这些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功能性强,吸引了大量人流聚集。突发大客流中的乘客构成多样,包括通勤者、游客、学生、商务人士等。不同群体的出行目的和出行时间存在差异,导致客流结构复杂多变。在突发大客流情况下,乘客的出行需求更加迫切,对运输效率和舒适度的要求也更高。突发大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它增加了车站和列车的载客压力,可能导致站台、站厅和车厢内拥挤不堪,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其次,突发大客流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和运营延误,如自动售票机、闸机、电扶梯等设备在高强度使用下容易出现故障,列车也可能因为客流过大而延误。最后,突发大客流还可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务管理、客流控制和安全应急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2.突发大客流的成因分析

时间因素是引发突发大客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晚高峰时段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高峰期,由于通勤需求集中释放,车站和线路客流量急剧增加。此外,节假日期间,居民出行需求增加,旅游、探亲等活动增多,也容易导致突发大客流的出现。大型活动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则会吸引大量观众和参与者前往现场,从而引发周边车站和线路的客流激增。空间因素也是引发突发大客流的重要因素。交通枢纽站、商业中心站、旅游景点站等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功能性强,吸引了大量人流聚集。这些区域的车站在特定时间段内往往成为突发大客流的主要发生地。例如,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点周边的车站可能会因为游客数量激增而面临巨大的客流压力。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突发大客流成因之一。恶劣天气如雨雪、雾霾等会导致地面交通受阻,许多市民会选择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从而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此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可能导致地面交通瘫痪,进一步加剧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压力。设备故障和管理不善也可能成为突发大客流的诱因。设备故障如自动售票机、闸机、电扶梯等故障会影响乘客的进出站效率,导致客流在车站内积聚。管理不善如客流控制不力、应急响应不及时等也可能加剧突发大客流的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水平提升以确保运营顺畅。

3.突发大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

在突发大客流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的压力是多维度的,且其影响深远。当大量乘客涌入车站,自动售票机需要处理比平时高出数倍甚至十数倍的购票请求,这不仅加速了设备的磨损,还可能导致系统崩溃,使乘客无法顺利购票。闸机同样面临巨大压力,频繁的开合操作可能引发机械故障,导致乘客通行不畅。此外,电扶梯在超负荷运行下也存在安全风险,如过热、停梯等问题,可能给乘客带来不便甚至危险。站台和站厅的拥挤不仅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效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乘客在拥挤中可能因急于上车或下车而发生推搡,增加了冲突和纠纷的风险。同时,进出站客流的交叉干扰也可能导致乘客走错方向或错过列车,进一步降低出行体验。此外,拥挤的环境还可能影响在突发大客流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除了前面提到的踩踏、摔倒等安全风险外,还可能出现乘客因恐慌而引发的混乱局面,如逃票、破坏设施等行为。此外,拥挤的环境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趁机作案的温床,如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可能增多。因此,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应对突发大客流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4.突发大客流的运营组织策略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大客流带来的挑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运营组织策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历史客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识别出大客流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流进行精准预测。同时,建立多层次的预警机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发布不同级别的预警信息,为后续的运营调整提供充分的时间准备。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加列车频次和运力投放。在高峰时段,可以采取加密班次、缩短发车间隔等措施,确保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相匹配。同时,优化行车组织,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准点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此外,还可以根据客流流向和分布特点,合理调配列车资源,实现运力的均衡分配。实施分级客流控制策略,根据车站拥挤程度和客流流向,制定具体的疏导和控制措施。通过设置临时围栏、调整进出站通道、增设引导标识等方式,引导乘客有序流动,避免客流交叉干扰。同时,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客流疏导和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广播、显示屏等媒介向乘客发布实时客流信息,引导乘客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路线。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确应急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应急资源,按照既定的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大客流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组织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命财产安全。面对突发大客流的挑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提升能力,确保在特殊时期能够保持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我们有信心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交通需求挑战,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庞婷婷,冯娜.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突发大客流预测研究 [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 (07): 68-71+75. DOI:10.

[2]杨明靖.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营组织策略研究[D]. 长安大学, 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