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TRIZ”理论动车智能化发展一站式机器人的应用与研究

李浩杰 周昕 严之凯 田静 邰世涛 张智元
  
安防科技
2024年22期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730207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领域的迅猛发展,动车已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首选。一站式机器人作为动车智能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在提升动车运行效率、确保乘客安全以及增强服务质量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动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领域——一站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与维护、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文章将分析技术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动车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案例,旨在为动车智能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动车智能化;动车一站式机器人;智能调度与维护;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持续技术创新;旅客体验优化

一、引言

1.1发展背景

1. 技术革新: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进步,为动车智能化发展和一站式机器人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 消费者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交通出行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动车作为一种快速、大容量且价格合理的交通工具,其智能化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3. 国家战略:众多国家将交通智能化视为国家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动车智能化正是这一领域中的核心。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目标。

4. 安全与卫生: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站式机器人能够在不接触乘客的情况下提供服务,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提高公共卫生与安全。

1.2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案例

1.2.1国内研究与应用案例: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积极开展动车智能化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故障诊断、智能运维、自动驾驶等功能,为动车组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开展了动车组智能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研发了一套动车组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动车组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行安全性。

1.2.2国外研究与应用案例:

·德国西门子:西门子研发了Trainguard MT智能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自动驾驶、节能优化等功能,已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铁路系统中投入使用。

·瑞典阿尔斯通:阿尔斯通研发了Traintrac智能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自动驾驶、节能优化等功能,已在瑞典、挪威等国家的铁路系统中投入使用。

1.3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1. 提高动车运行效率:通过对动车智能化发展一站式机器人的研究,提高动车的运行效率,减少运行时间,提高运输能力。

2. 优化动车维护与检修:通过对动车智能化发展一站式机器人的研究,以实现动车组的自动检测、故障诊断和维修,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动车运行的安全性。

1.3.2研究意义:

1. 推动交通科技进步:动车智能化发展一站式机器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交通科技进步,为全球交通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

2. 提升国际竞争力:动车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柱,动车智能化的发展必将加强我国在国际动车行业的地位。

3. 保障交通安全:通过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导致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动车运行安全性。

二、一站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1工作原理如下:

信息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雷达等)收集动车周围的环境信息。

数据处理:利用AI算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动车周围的环境、障碍物、行人等决策制定。

决策制定:根据TRIZ理论中的创新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最优的行驶策略。

决策执行:根据决策结果,控制动车进行相应的操作,加速、减速、避让等。

2.2存在主要问题:

传感器精度:传感器可能受到环境因素(雨、雾、光污染等)的影响,导致信息采集不准确。

算法精确度:AI算法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

系统稳定性:动车智能AI机器人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其稳定性。

2.3目前解决方案:

提高传感器精度: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激光雷达、深度学习等,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优化算法:开发更高效的AI算法,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率。

增强系统稳定性:采用冗余设计、故障诊断等技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三、一站式机器人在动车运行与管理中的应用

3.1车站智能化服务

动车智能化一站式机器人在车站智能化服务方面的具体应用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3.1.1自动售票:乘客可借助自助售票机,无需人工窗口协助,直接使用身份证在机器上通过触摸屏或语音识别系统操作,选择目的地、日期和座位,随后通过现金、银行卡或移动支付等方式轻松完成购票。这种服务显著提升了购票效率,有效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3.1.2智能安检:智能化安检系统采用高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行李自动扫描、危险品检测等技术,能够迅速识别乘客的身份和行李中的违禁品。通过这种系统,安检过程不仅更加高效、准确,还提升了乘客的出行安全。

3.2车厢内智能化服务

3.2.1自动清洁:动车智能化一站式机器人配备了自动清洁功能,它利用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能够定时或根据需要对车厢内部进行清扫和擦洗,确保车厢环境的干净与卫生。

3.2.2安全监控:智能化服务同样涵盖了车厢内的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烟雾探测器等设备,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车厢内的安全状况。一旦检测到任何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列车乘务人员,以保障乘客的安全。此外,机器人还能够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协助铁路部门对车厢内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水平。

四、TRIZ工具的应用

4.1问题描述:

4.1.1技术兼容性与集成:

问题:智能AI机器人需要与动车现有的系统集成,这可能涉及不同技术标准或协议的兼容性问题。

TRIZ解决方案:应用TRIZ的系统整合原则,寻找一种通用解决方案,使得不同系统可以协同工作。例如,使用中间件或适配器来桥接不同技术标准。

4.1.2自我诊断与维护:

问题:机器人需要具备自我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的能力,以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TRIZ解决方案:利用TRIZ的“系统自我服务”原则,开发机器人自我监测和诊断的程序,以及自动执行维护任务的能力。

4.1.3环境适应性:

问题:动车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机器人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操作条件。

TRIZ解决方案:应用TRIZ的“系统适应性”原则,设计机器人具有模块化结构,可以快速调整或更换部件以适应不同环境。

4.1.4安全性与可靠性:

问题:保证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TRIZ解决方案:利用TRIZ的“物理矛盾”原则,设计多重安全机制和故障冗余系统,确保即使在部分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机器人也能安全运行。

五、结论

5.1动车智能化一站式机器人研究现状

5.1.1动车智能一站式机器人的结构简图:

5.1.2动车智能Ai机器人3D建模图形:

5.1.3最终方案

方案选择: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动车运行数据和环境信息,实现对动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构建动车智能监控网络,实时收集动车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故障诊断。

TRIZ工具: 系统分析、矛盾、分割与合并、资源分析。

该方案在保证动车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实施性和经济性。

以下为最终方案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1]王同军 . 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总体架构、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21(7):1-8.

[2]王同军 . 中国智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铁路,2019(1):10-14.

[3]王中尧,李卫东,王连富,等 . 智能动车组 PHM 技术研究与应用[J]. 铁道车辆,2021,59(6):101-104.

[4]马志明 . 我国高速动车组智能运维中大数据的应用探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1(5):71-74.

[5]李平,邵赛,薛蕊,等 . 国外铁路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铁路,2019(2):25-31.

[6]张波,高翔,黄金,等 . 国外新型高速动车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铁路,2023(1):42-50.

[7]姜 涛,路美生,王 涛 . 智能机器人在动车组检修应用前景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1):3559.

[8]王喜文. “机器人+”时代将提前到来[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9]计时鸣,黄希欢.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 机电工程, 2015, 32 (1):1-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4年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就业力构建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应对策略研究” 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