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应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从往日的单一应试教育逐渐成为目前多元化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了我国教育质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栋梁之才。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之中,我国要积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养出一批既优秀又爱国的人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诞生了璀璨的文化,其中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积极把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充分把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基于此,本文积极研究民族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以及现实可能性,探索运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以期为我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应用研究
引言
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避免其盲目崇拜欧美文化,为我国下一代培养出根红苗正的栋梁之材做出贡献。
一、爱国主义情怀概念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蕴含于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情怀,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不绝文化。在山河飘碎的时代,无数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发出铿锵有力的呐喊:“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在国家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因此,每逢国家危亡之际,爱国主义情怀就砰然而生。其实,爱国主义情怀蕴含在每个人心中,伴随着血脉基因一同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其实爱国主义情怀一直存于无数华夏儿女之心,但是也需要我国各个阶段教育加以引导。综合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教育形式,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重点内容,是贯彻渗透入教育点点滴滴的素质教育。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民族璀璨的国家,舞蹈的多元也给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中,有许多特点:第一,传承性。无数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被历史所遗忘,被长河无情落下,因此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传承性。其不仅要传承舞蹈的形,还需要传承舞蹈的神,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给演绎出来。第二,群众性。民族舞蹈不像现代舞蹈各自为营,其需要从群众中来要到群众中去,舞蹈不应该有所谓的阶层对立。此外,民间舞蹈重点在民间,其舞蹈的神需要把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传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心理、信仰。第三,自娱性。不同于其他现代舞蹈是把观众的喜好放在首位,民族民间舞蹈是属于自娱性质的。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群众自娱自乐的表达形式,娱乐才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特点。古代先贤就把舞作为高雅的娱乐形式,无数钟鸣鼎食的大家族都以舞蹈作为闲时娱乐,而不是作为表演形式。追根究底,娱乐才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第四,即兴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为了自娱自乐,是为了含蓄的表达内心想法。因此,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不是规范并不是刻板的,而是具备灵性,因此即兴表演才是群众演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达自身想法的形式。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欣欣向荣,在人民群众表达自身情感时生根发芽[1]。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根绝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积极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但是在各大学校贯彻落实中,其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落实不够到位: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师资不足
在我市周边乡村学校之中,许多学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程教学中去了,许多教学资源也向文化课程教学倾斜,因此各大学校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师资引入以及投入方面都不容乐观。此外,在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师资调查时,我们积极发现目前的学校舞蹈教师自身也是业余出身,其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因此总体来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师资力量不足。
(二)教学重点过多偏向文化课程
基于升学压力,无论是教师、学校、家长乃至学生本人都把升学考试作为目前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学校教学重点过多的偏向文化课程,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停滞不前。此外,对于一些学校的舞蹈教师,其也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程上,会主动把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留给文化课程,也不会过多的给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因此综合导致舞蹈课程的落实受到极大的阻力。然而,这些思想都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没有从学生长远的角度看待开展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三)舞蹈教学没有受到重视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学没有纳入考试范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把其放在与三大主科甚至小科目相等的地位上来,导致舞蹈教学落实不到位,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在进行国家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之中,能够有意识的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美育教育并且具备执行能力的教师凤毛麟角,也极大制约舞蹈教育进校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激起学生爱国情怀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更多的外国文化,更容易使得学生在了解过程中偏差的认为外国文化的优异性,而对于本国的文化不太自信。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来自民族舞蹈的魅力,增加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同学们在了解他国文化过程中,用自信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的审美。
(二)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我国的学生在进行学业方面是十分优秀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美育方面比较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出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要积极做好美育教育。通过数据调查显示,美育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自信,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独特的魅力。尤其是通过舞蹈教学,学生在形体方面更加赏心悦目,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气质以及自信。
(三)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中华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其凝聚着祖先的心血。通过舞蹈教学可以让更多华夏儿女了解到民间舞蹈爱上民间舞蹈,使得民间舞蹈在校园之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舞蹈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华夏儿女要积极传承下去的瑰宝,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个案存在不足
我国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自来就不太引入重视,在中国民族舞蹈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没有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舞蹈教师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线教师,其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很重。但是,在舞蹈教学推广以来,教师群体存在教学理念陈旧的不足,导致舞蹈教学流于表面。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要积极用多元化教学理念来培养优秀人才来挖掘舞蹈天赋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陈旧
首先要明确的是舞蹈教学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教学还是舞蹈文化的教学,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片面的把舞蹈教学认为就是单一的舞蹈动作的教学,没有把舞蹈文化教学与舞蹈动作教学融为一体教学方式还沿袭旧一套教学。
(三)学生舞蹈兴趣得不到培养
兴趣是激起学生克服舞蹈锻炼过程中的内驱力,是学生进行舞蹈美育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一个培养学生舞蹈兴趣的重要途经。然而大多数舞蹈教师都没有把兴趣教学放在教学的重心,使得学生在进行艰苦的舞蹈练习过程之中半途而废。因此,学生舞蹈兴趣没有得到培养是目前舞蹈教学过程中的致命缺陷。
六、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优秀舞蹈教师,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舞蹈的学习需要天赋也需要兴趣,更加需要优秀的教师给予指导。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叫傲雪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经过系统学习的舞蹈教师,让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之中感受到来自中华巍巍五千年沉淀文化的美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试想一下,如果进行舞蹈教学的老师自身水平不高,会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舞蹈的魅力,在沉重考试的压制下,也更加没有进行舞蹈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要积极把培养优秀舞蹈教师放在首位,用优秀的舞蹈教师以点带面积极把舞蹈教学引入中国各大校园,让翩翩起舞的身影在校园各个角落绽放,让舞蹈带动校园青春之气。
(二)把舞蹈教学纳入考试
舞蹈教学本身就要积极做到大众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而对于本身对舞蹈就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要积极做到普及教育,不要求这类学生学习舞蹈的神,至少要学会舞蹈的形,既锻炼学生的身体有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度,为以后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建议把舞蹈考试纳入小学前三年级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小时候就接触舞蹈,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自身兴趣爱好。但是,舞蹈教学考试只是纳入前三年级,至于后面三年级的教学就不要过多苛责,如果发现有好苗子就培养,没有发现好苗子也不要苛责。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也可以在中学一年级时把舞蹈纳入考核。因此,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把舞蹈教学纳入教学考试之中,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家长的学习热情,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积极开展。
(三)组织学生感受民族氛围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村感受民族氛围,在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民族氛围的感受,去了解各个民族的舞蹈形式舞蹈气氛、了解各个民族服饰、风俗。我们的舞蹈教学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因此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积极把民族文化渗透到教育的点点滴滴之中,初步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特色,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进一步把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热爱之情上升到爱国情怀。在这个和平年代,学生发展有了更多的空间,学生也更加自由,包括思想。我们教育要做的是在让学生思想自由的前提下,对祖国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2]。
(四)组织民族舞蹈大赛
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进行民族舞蹈大赛的举办,积极邀请每一位同学进行自我展示,让同学们在自我展示与舞蹈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育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真正把舞蹈融入教学之中去。学生们可以通过进行舞蹈比赛的准备中,对于民族舞蹈进一步了解,对于自身舞蹈功底也进行锻炼,也更能让学生体会在舞台上表演的心情,激起学生对于舞蹈的热爱。此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观看舞蹈比赛,发现舞蹈蕴含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
(五)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育贯穿舞蹈教育始终
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积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始终。真正成功的舞蹈教育是上升到爱国教育才是舞蹈教育最终极的形式,也是舞蹈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无论是在选择舞蹈教学动作还是进行舞蹈音乐的选择,都要积极进行筛选,以选择出最适合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舞蹈。此外,民族舞蹈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也有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成就。舞蹈教学以动作教学为重点,但是相关的舞蹈历史教育也要跟上。教师要积极对我国发展历程中涌现的优秀舞蹈家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民族舞蹈历史教育,学生可以了解民族舞蹈的繁荣昌盛、兴衰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可以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教育之中感受到其中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3]。
(六)创造性教学
舞蹈教学是一个首先从模仿教学开始逐步上升到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的创新,师生共同为一首目前还没有舞蹈的曲子进行编舞,让学生在进行创新过程中,了解到舞蹈动作的形成与产生,而不是只会因循守旧把舞蹈当成锻炼的方式。如果只把舞蹈当成锻炼的形式,那么既然有体育教学的出现,还需要舞蹈教学发挥什么作用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创新融入其中,带领学生感受乐曲的中心思想了解作曲人所思所感,从所思所感之中学会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把作曲人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且,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创造教学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创造的开始,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要学会引导而不是打击学生,让学生逐步萌发的创造力被教师打碎。其实,在进行短短的舞蹈学习,学生也不可能达到编舞的境界,但是让学生尝试编舞是让学生从自身编舞的感受之中,感受到创造的美好,激发学生创造力。
结束语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教育是学生美育教育需要加以重视的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方式,各大教育者要积极探索祖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进行美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融合多方面的教育,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我相信在每一位教育者的积极倡导下,祖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华夏儿女的明天会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吴芳.聚焦当代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之典范视角的阙析[J].尚舞,2021(05):124-125.
[2]白易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20.
[3]闫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之我见[J].赤子(中旬),2013(08):38-39.
本文系北海市教育科学 2020 年立项课题2020A022《基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