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调动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实践与探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
一.背景
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阅读是整合听说读看写五大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学生阅读常以作业的形式落实,这考验着学生的的自觉性与学习习惯规范性。阅读课也是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但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课精力难以集中,阅读素材也较为陈旧无法激发阅读兴趣。在笔者任教的市重点中学,该问题特别体现在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身上,该类学生初中的基础都不错,但英语成绩始终处于下水平,笔者实践阅读课,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目设置,较为清晰的阅读主线,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中等学生的阅读兴趣,达成了既定的课程目标也培养了学生更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土地耕作),语篇文本是介绍科学家袁隆平的记叙文,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重点聚焦在袁隆平的成就和未来的梦想。第一段通过数据展现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段讲述袁隆平的个人背景信息,第三段关于袁隆平的人生态度,例如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等。最后一段关于袁隆平的梦想。总体语言风格简明扼要,是值得学生借鉴模仿的记叙文。
2.学生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平行班的同学。该班学生态度端正,初步掌了阅读所需的略读、扫读、细读基本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较流畅地对人物基本情况进行简单描述,但语言逻辑和语言质量欠佳,对袁隆平的信息也缺乏全面的了解。
3.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人物的特征的单词和词组。
2)掌握人物描写类文本的基本逻辑,在口语课后产出和读后书面表达中能够基本实现逻辑清楚有条理。
3)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价值观,学习伟人的优良品质。
4.课程设计思路
分层学习是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的以人为本课堂设计思路。若针对存在差异的个体都采取一样的教学方式,分发一样的教学内容,无异于填鸭。该课堂教师安排了难度合理,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让学生学有所获,收获挑战和自我满足。教师采用了竞赛制度串联整个课堂,把难易不同的题目通过高低不等的分值展现,激发中等或是后进学生。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片段一入主题
1)引出文章主人翁“袁隆平”。
2)通过袁隆平校庆演讲引出主线“心怀梦想,脚踏实地”。
3)确定课堂目标,即解决何为袁隆平“梦想”(心怀梦想)和“成就(脚踏实地)”两个问题。读前阶段设置语境,笔者先展示了袁隆平图片和和其在西南大学的演讲图片。此环节调动了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工具引出语境。后用袁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的名言将整篇串联起来。
4)笔者通过计分竞赛制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的环节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 , summary 中的不同题型根据难易程度被设置为不同的分值,部分难度大的由教师引导推进阅读,简单的部分学生自选分值,积分最高小组可获奖品,竞赛制帮助课堂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主线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片断二:读时阶段由浅入深调动学生积极性
细读(careful reading) 通过关键信息:时间,数字,动词三大关键信息来复述总结课文。
略读阶段学生通过最简单的标题翻译,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生词:pioneer。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略读技巧读首尾获取段落大意,让学生进行连线匹配。该匹配题符合中等生的能力水平,但理主线提炼关键词步骤难度加大,教师加以一定引导,符合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认知。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段落关键词,学生据此直观地将文章分为一二段“on the ground” 和三四段”dream“两个部分。 随后精读了解袁隆平具体的个人信息,教师设计了袁隆平的个人信息表。利用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记住他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爱好等信息。这个步骤成绩中下学生回答,给予鼓励,既完成了答案的核对,又实现了对中等学生的鼓励和自主性调动。
随后阅读成就部分,学生整理出支撑成就的数据和对应关键词。随后基于城市学生偏多的学情,笔者设计抢答让学生辨认韭菜、麦子、稻子等,助其了解五谷。其次学生口头简述文本,后落实到笔头。口头分享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同伴细节上的优点与错误,提升了学生专注度。最后,教师让学生复述了袁隆平的梦想,回顾所学。中等学生能够在这个环节发现自己所学得到了高效运用,加之老师在点名提问时根据题目难度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给予及时的鼓励性的课堂反馈,让中等生对英语学习更有自信,利于课后任务的落实。
3.教学片段三 读后阶段:由伟人及己,学习好品质
1) 使用形容词描述袁隆平,小组合作接龙比速度比质量。
2) 由伟人及自身,引导学生正向价值观,用袁隆平的自身经历结合自己情况,表达自己的梦想以及将要付出的努力。
该环节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和描述人的能力,提升表达逻辑性,是对文章学习的总结和个人思考的升华。在此环节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和为此付出的努力,体现了学生个人思考的重要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四.课例分析
1)课堂流程清楚,环节紧凑,结构清晰。文章首先用一句主人公的话引出全文,根据这句话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清晰的文章主线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脉络,避免了阅读课读完就过,最后学生只知道文章细节,不知道文章大意无法把握文体结构的情况。
2)符合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照顾大多数中等生学习和认知能力,富有人文关怀。阅读课设计会出现深度不够的问题,该课例通过竞赛制度把不同难度的题目设定为相应高低的分值,分配不同难度任务于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给予学生足够发言权。
3)强调了学生的课堂自主性。阅读课的大忌是程序化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本课采用竞赛机制,在教师在合理的引导下,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力。使本堂课由学生自己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主导,推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凸显。
4)课堂语境设计真实自然,关于梦想话题,语境贯穿整个课堂,语用自然。
5)导学案设计科学,题型多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学案中包含了连线,填表格,填空,划线,看图说话等题目,题型多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