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具体策略

蔡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58期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西洪小学

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是幼儿在学前时期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让孩子拥有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精神,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是一种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幼儿在科学探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时抓住此教育契机,帮助幼儿进行可以发现、感知、观察、操作的区域活动是一种灵活性的实践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其科学探索能力的发展。

一、关于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思考

(一)区域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实践性思考

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是繁琐又较为枯燥的过程,科学活动本身又包含着很多在幼儿阶段孩子并不会明白的深奥又难解的理论知识。而大班幼儿处在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和喜爱探索操作的年龄段里,所以在这时具有充分的趣味性、自主型、操作性和可变性的区域活动就变得尤为重要起来。它是一种幼儿通过自己意愿选择、自主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新型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方式灵活多变、内容生动丰富,有益于孩子个性化发展与教育转向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想要幼儿拥有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就要能够从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发现科学教育契机,为幼儿创设适宜于其身心发展结合的科学探索环境与活动。总之,区域活动与科学能力的形成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交织的作用,对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起着巨大的价值与意义。

(二)区域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趣味性思考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活动,它可以利用材料、画面、可操作的活动正确的为幼儿提供直观的思维,是保证幼儿科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不让幼儿出现在单纯的说教中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对科学活动失去兴趣性,从而失去科学探索能力的问题,增添了幼儿对于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发挥了课程中以幼儿为主体的价值观,最终使幼儿掌握了正确的科学理论,并在此同时培养了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总之,在有趣的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并在此之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主观活动性,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多元化的科学视野发展与探索能力的形成,更为幼儿提供了变通性、发展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教育途径。

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表演区与阅读区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策略

1.利用表演区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策略

幼儿园表演区活动的开展是指幼儿自主的扮演角色与开发想象,具有生活性与创造性结合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材料是表演区域的的重要资源,也是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形成的有效媒介。

例如在利用表演区培养幼儿形成科学探索能力时,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季节性的材料,如在秋天可以带幼儿采集掉落花、草、数、木等材料进行头饰制作,例如利用柳树叶扮演柳树姑娘,利用小花扮演花姑娘、利用成熟的果实扮演果实宝宝,进行秋天的秘密情景剧创设,让幼儿通过对四季性材料的采集,有引发幼儿对四季的科学探索兴趣,并通过表演游戏了解四季的花草树木、果实成熟的过程;依据了幼儿园内部的空间环境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与生活和自然相结合的季节性、层次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与感知的过程中,进行表演游戏开展、开发了幼儿自身科学探索的能力,并在为幼儿提供了科学探索的有利媒介。

2.利用阅读区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策略

阅读是幼儿开发大脑、拓展思维的重要媒介,利用阅读区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理解和巩固提高幼儿对于科学的认知能力与感受能力,它以资源选择、过程优化、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实践探究,让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达到了最佳化提升。科学绘本是在阅读区内培养科学探索能力的有利支架,幼儿可通过教师讲故事与阅读图书中学习新的词汇与具体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精美的画面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提供具体形象的思维,让幼儿以看与观察、听与了解、说与表达等多种方式提高科学探索能力,同时对幼儿的发现科学意识及科学探索积极性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例如在阅读区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小蜗牛的路线图》的绘本,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中小蜗牛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了解蜗牛的脚下有一种叫足腺的切腺体,可以分泌粘液,减少蜗牛足部与地面的摩擦,帮助蜗牛进行爬行,且在干了以后会变成闪闪发光的涎线。

(二)利用自然角与科学角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策略

1.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策略

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是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形成的初步奠基,只有让幼儿拥有了兴趣才能让幼儿主动思考,进而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正是遵循了这个观点,幼儿的兴趣会使他们自然而然的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拥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然后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主动的获取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最后让幼儿拥有良好探究欲望的同时为其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做出有力铺垫。例如在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时,我们可以为幼儿设置一系列的种植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前期一起进行种植知识的探索,如开展绘本、多媒体、情景剧等多种方式的教育让幼儿知道如何帮助种子生长,然后请幼儿根据所学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去做关于播种植物的“秘密小报告”,调研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这系列的活动都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了幼儿对于集体活动参加的兴趣,也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

2.利用科学角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策略

科学角是幼儿形成科学探索能力的常青树,是科学课程的延伸,它包含与引导着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价值观,让幼儿能够通过动脑动手的研究过程,探索现象背后隐藏的真理。例如在一次我帮助幼儿检查口袋,发现有的幼儿兜里放了一些瓜子。于是我就此展开活动,让幼儿收集与寻找生活中你见过的各种形状的瓜子,并让幼儿将瓜子放入到科学角内,让幼儿尽情的进行分享与品尝,在品尝的同时让幼儿拿出科学区域内的记录表,让幼儿根据自己看见瓜子的不同的外貌特点及味道进行记录表的填充。在利用科学角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过程中,我及时利用抓住幼儿感兴趣点的策略,为幼儿增添了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对瓜子的深度探索欲望,让幼儿在科学角内有效形成了探索的能力。

三、结语

以上综合阐述就是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阶段,为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内发展科学探索能力提出的有效策略。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利用多种区域活动制定有效的科学目标、提供丰富的科学材料,并为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将生活与科学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每个区域对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形成都起到的作用,帮助每一位幼儿都能拥有超强的思维能力、充分的自主意识、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真正成为科学探索的主宰者。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