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也日益深化,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成长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也更加关注,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是在现实家庭中,仍然存在不少父母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教育理念不同,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传统等原因,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很多小学生的言行与心态存在各种缺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现就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阐述。
关键词: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引言
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后,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知识涌入了家庭,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也日益关注。不过一切家庭教育都是讲究效果的,许多家庭教育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教育,本身因为工作或者这种那样的因素,在实际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却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质引导,或者许多家庭教育根本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等教育问题,这对小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与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环境不够好
对每一位小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良好的家庭环境、融洽的气氛、以及家庭成员的良好熏陶,都对学生有着重要且及其关键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生长环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理念,并促进他们培养优秀的综合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更好地保持开朗的情绪。但不良的家庭气氛,对学生的发展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当今的一些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因为自身工作或者生活中存在压力,往往会产生一些家庭冲突,又或者还会由于冲突争吵大打出手,甚至于离婚等,在这种的状况下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和心灵发展都会影响巨大。在接受一些影响甚至出现偏激言行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会受到威胁。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够正确
就培养小孩而言,不相同的父母有不相同的途径与办法。有些家长会选择了激励型方法,要明白,适度地引导与鼓励对学生们的兴趣的提高有着比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是也有部分父母为了单纯的满足学生们的物质需要,把激励方式化为了溺爱,长此以往,对学生们就会变得唯利是图。当然还会有些家庭选择严格惩戒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也有部分父母因为养育学生经验不足,对学生们的批评较为粗暴,对学生们的身心成长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三)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对部分小学生父母而言,因为本身年纪就较小,玩心就比较大,所以完全不能意识到自身作为家长的教育责任与义务,觉得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是由学校进行的,而自身必须做好的就是解决对孩子的成长方面的物质需求与娱乐需要。有一部分年纪比较大的父母,觉得自己年龄比较大,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和子女们的教育观点也有很深的代沟,觉得自己完全没有教导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学校里的教师专业。于是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就直接放弃了自己在对子女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辅导责任,而全部依靠校长,完全依赖教师,学生们在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问题,责任当然也就会推到了校长、教师们的头上。殊不知,在家庭教育上,家长的亲身教导与熏陶对子女们的人格、品行和正三观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不能等学生们真正存在问题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注重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父母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行为表现,家庭的和谐与否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直观重大的作用。优越的环境能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前提条件,家庭成员的和睦共处,家庭恩爱,孝敬老人,关心他人等对学生们的优秀品质的养成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们优秀的习惯、良好生活方式、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例如,班级上的小明同学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总是闷闷不乐,并且成绩不太稳定,与以往大有不同。这时,李老师及时地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进行了"家访"。这才了解到小明的父母正要离婚,所以小明最近的情绪才这么不稳定。所以李老师特意与家长沟通:"小明妈妈,我非常理解您,但是学生的问题咱们不能忽视,有一些家事在所难免,但是我们也应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疏导,这样学生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李老师一番肺腑之言后,小明的母亲表示将及时的开导小明。经过父母和老师的一阵开导后,小明又恢复如初,变得积极乐观了。所以家长、教师应在子女发展的教育中进行积极的、正面的指导与帮助,保持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样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够得到保障。
(二)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就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言,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老师一起工作,但起到的效果却是不相同的。在家教的活动中,父母必须明白赞扬与奖励之间的区别与意义,可以积极发现他们的小进步,并引导他们完善自身知识的能力,但也不能仅仅关注于考试成绩,父母必须能够在语言表达与行为方面赞扬他们,比如"你真棒!"、"最近很有进步!"等等,也可以看到他们本身的长处,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加以正面表扬,使他们可以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体验。任何一个孩子的一生都不会是没有困难的,这就必须培养他们正视困难的勇气与意志。父母应适时把握他们人生与学业中面临的困难,并因势利导,引领他们正视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善于寻找合理的答案,从而实现进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为今后子女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石。
(三)注重加强家校沟通合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父母和学校教师一起协作的结果。而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过程也并不仅是由老师们的个人负责,是必须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课程为载体,通过学生和老师们一起互动与学习,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为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学校辅导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家庭辅导的教学质量,父母首先要做好的事情便是做好与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状况,以及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就能够对学校家庭辅导的重点教学内容做出有效的优化与补充。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发展问题,并适时采取相应的举措加以改变,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
身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要以身示范,言行一致,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向孩子传递正能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教师更应该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准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与家庭通力合作,组成教学合力,共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爱兵.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21-23.
[2]高妍.家校合作,守望花开——小学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J].文学少年,2020(7):201-202.
[3]李艳.试论小学家庭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策略[J].读天下(综合),20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