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农村中小学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探究

辛香燕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27期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转变了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同时传统文化也对人们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所以要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学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为农村中小学配备足够的教师资源,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在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增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现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在学校开设了专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国家特别加强了对农村中小学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强化农村中小学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找到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人物,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在,教学手段也有了相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并没有达到上级部门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要教授给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下,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中的先进技术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另外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也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上的培训,加深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更加清楚明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元日”一诗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从古至今的中国人对新年的重视以及过新年的习俗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将中国各大城市的春运现场画面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不管任何年代,中国人都对春节的这个节日抱有极深的情感,对在春节回家和家人团圆这件事情有极深的执念。教师这样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明白春节对中国人民的意义,明白中国人民的感性情怀。在农村地区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将学生不曾见过的外面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提升学生对中国的信念感。

二、积极挖掘民间资源

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本地区的现存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经调查发现,许多农村地区蕴含着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教授给学生对当地文化进行传承。并且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进行交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讲授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教授完学生“京剧趣谈”一课后可以根据当地的戏曲文化,譬如河北的河北梆子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且更深一步的认识到本地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开展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适当的学校环境和配合的家庭环境作为辅助手段。应景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接受环境的熏陶,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环境氛围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和对环境的塑造,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的摆放都可以透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影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场所。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作出示范,并且可以在日常聊天中给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传统文化及习俗,配合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水调歌头”一课后,可以给学生讲解古代人在中秋时的习俗,然后家长可以在家里准备好自己在中秋时的过节物品,让学生了解中秋的含义,以及中国人民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对学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下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提升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教师在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考虑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合理地教授给中小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发挥到实处,促进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冯湘玉.富蕴县农村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推进举措[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9):0115-0116.

[2]伏云.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研究[J].学生·家长·社会,2022(3):087-088.

[3]安然.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中小学生国画启蒙[J].核农学报,2021(9):-I0003.

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 2010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