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席永仁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34期
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 江苏 无锡

摘要:基于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质、跳绳水平差异,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教师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应用分层分组教学,就不同层次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跳绳水平,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分层分组教学内涵与价值展开讨论,简要概述了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应用分层分组教学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分层分组教学;应用

引言

跳绳运动形式多样,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可通过多样化跳绳方式增添趣味性,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愉悦学生身心。但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整体性教学活动效果较差,学生参与度不高。基于此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展开分层分组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科学分层分组,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分层分组教学

1、内涵

顾名思义,分层分组教学即在班级教学中以学生个人能力与实际水平进行科学分层分组,相似或相同的分为同一小组,以不同教学内容或教学进度展开科学教学,促使全班学生在分层分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分层分组教学的应用强调以学生身体素质、现有能力、发展潜能等进行科学分层分组,在同一层次中展开不同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实际锻炼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层间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根据班级学生进行A、B、C三个层次的分组,确保同一层次内学生跳绳能力、水平相似,一般A层次学生熟练掌握跳绳技能;B层次学生掌握基本跳绳技巧,但与A层次学生仍存在一定差距;C层次学生基础较差,跳绳技巧掌握不足。分层完成后教师可把同一层次学生划分为同一学习小组,以优秀、中等、后进生运动能力差异科学设置各层次跳绳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可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跳绳水平提升。

2、优势

跳绳教学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愉悦学生身心,缓解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的不良情绪。但在实际跳绳教学中,由于学生间差异较大,如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采取整体性、单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部分身体素质较差,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长期可能出现畏难心理,教学效果较差。分层分组教学以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以学生个体差异作为客观因素,强调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分层分组,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科学设置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同一层次学生间可形成良性合作与竞争关系,互帮互助、互相激励,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共同进步。

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分层分组教学的应用初探

1、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实践应用

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分层分组教学属于创新型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分层分组教学的学习,明确分层分组教学应用价值,掌握教学一般性原则与具体实施方法,为后续实践应用奠基。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借鉴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实际加以优化;或定期展开教研活动,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相关问题,强化分层分组教学实践应用。

2、科学合理分层,明确层次目标

2.1分层分组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前,教师需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或设置分层分组测试,掌握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机能、跳绳水平等,科学分层分组。同时教师须明确各层次学生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指导教学,从各层次学生基础设置可完成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与不断努力后可获得自身能力发展。

2.2明确目标

分层分组教学中各层次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学生基础与学习需求,避免学习目标过高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一般包含基础跳绳与花式跳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教师可设置多层次目标,包括跳绳相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层次学生以花式跳绳为主,要求学生掌握花式跳绳基本动作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B层次学生需熟练掌握基础跳绳技巧,并涉猎花式跳绳范畴;C层次学生以基础跳绳为主,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融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坚定信念、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3、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基于小学生爱玩、爱闹的天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融入游戏化教学内容,以跳绳活动为基础设计游戏,如:在集体跳绳中增加歌唱、拍手、拾物等活动,“蜈蚣爬”“螃蟹走”等趣味小游戏,结合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适当调整,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能力提升。也可组织不同层次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提高学生兴趣。

4、发挥评价优势,树立学习信心

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从客观角度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肯定学生发展,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能力。除了语言激励外,眼神、动作等都可达到良好效果,教师可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基础设置最低要求,对态度端正、完成任务或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跳绳训练信心,激发学生自主训练欲望。

三、结语

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发挥跳绳运动优势,教师可以分层分组教学展开日常课堂训练,本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主体地位,科学设置教学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展开针对性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发展。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实践应用,结合学生基础进行科学合理分层,并明确各层次目标,同时教师可优化教学方式,渗透游戏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以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庞作为.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田径,2021(04):17-18.

[2]肖丝娟.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22(06):107-1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