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专业发展,增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教师要兼具智慧与策略、知识与能力、经验与方法。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提炼总结出适合个体专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教师专业成长 方法 路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是教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的探索、突破和磨练。要做到终身学习,需要培养主动学习、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习惯。本文将从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缺陷、路径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缺陷。
1.教师职业倦怠。小学英语教学过程长期艰巨,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小学英语是学生一生中的基础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这要求教师除了有专业的教授方法和技能以外,还需要从侧面多引导和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启蒙和初级阶段树立学习信心。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爱岗敬业,教学才能得以顺利高效进行。
2.专业知识不够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不足。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乡镇的教师专业不对口,甚至半路出家转行从教的,因此他们没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过硬基本功。此外,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让他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依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适当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密切的监控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熟悉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不善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缺乏浓厚学习兴趣。
3.发展途径局限,教研能力不足。许多教师职业思维固化,缺乏学习内驱力,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安于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没有高瞻远瞩的全局意识。
4.教师角色出现偏差。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为适应专业发展需完成角色的四个更新和转变:1.从演员型向导演型转变,设法让学生这个主体积极充分的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从中当好向导作用;2.从指导者向合作者转变。教师要俯身倾听学生心声,而非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对学生命令呵斥;3.从教学者向研究者转变,高度投入终身学习,修炼研究,探索未知;4.从知识的搬运工到思想的启迪者转变,独立思考又有创新思维。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1.坚持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的前提保证。这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充电”、“蓄电”、“放电”的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广泛涉猎,兼容必须,静心读书,潜心育人。一位教师读过的书有多高,他的教学积淀就有多深厚。期刊类如《中国教师》、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英语学习(教师版)》;理论类如《现代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类(中英文)如《引导力》《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 》、《 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 》;文史类《孩子你慢慢来》、《窗边的小豆豆》、《中美文化对比》等诸如此类的书,是教师汲取教学营养的黄金殿堂。
2.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的基本途径。教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基于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为主要场所,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措施,有效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行为,从而切实的进行教学实践。
①以“情境、问题”为导向,开展持续研究。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交际中,师生通过情境展开对话,这是思维创造性的开始,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持续研究过程中,可以创设多种如词汇学习、故事教学、对话教学、复习教学、问题语境、单元主题等语境。
②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成长赋能。《课标》强调,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科学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的混合),丰富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3.勤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美国学者波斯纳的成长公式和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的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自我反思要注意方式方法:聚焦一个问题,撰写连续反思;及时修改设计,重返课堂实施;分析教学录像,反观课堂行为。反思能力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深入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促进教学改进、科研能力、师生发展和素养提升。标本研修的整体框架是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①教师可以在学科带头人或者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多形式的定时定点的教研如主题主讲、专家讲座、项目培训、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分享等等。②随时随地依托网络教研,建立开放、共享、交互的网络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网络教研方式如学科微信群、智慧课堂、企业微信、智慧课堂、课堂云直播等。
5.持续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载体。①开展基于”问题“的课题研究(Problem-Based Learning),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借助课题研究,带动学科发展,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扎实。②以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带动学科发展。创建深度学习工作坊,实施混合式学习项目(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过去的“课上学、课下内化”转变为现在的“课下学、课上内化”;教师由过去的“我教、你学”转变为现在的“你学、互教”;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可控的教室学习”转变为现在的“随时随地学习”;教学资源由过去的“等现成、靠现成”转变为现在的“自主开发资源”;学习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转变为现在的“体验、探究、协作”······
6.构建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构建专业共同体,可分校内共同体和校外共同体两部分:①构建校内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共同体、核心素养提升共同体、读书分享共同体等;②构建校外省培、国培项目计划共同体、市级研修班共同体、专家心理联盟教研共同体等。这两部分的精密结合促成了专业共同体的发展和壮大,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