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物画中的情感表达

代欣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2期
南宁师范大学

摘要:情感是催生艺术创作的第一原动力,在艺术多元的当代,不论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法发生如何变化,绘画创作的主旨都不能迷失方向。饱含情感的艺术作品总是可以经受得起时间和大众的考验成为经典。以情造画才能以情感人,只有情感的注入和表达,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并且赋有时代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人物画、情感、艺术

一、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把“情感的表达”看做是绘画创作的血液和灵魂。情感是一种生命体验,情感是相对于情绪而言的一种内心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艺术作品需要有情感系统建立,优秀艺术作品离不开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绘画表现方式和人们情感表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绘画作品中人物肖像的情感表达具有丰富表现力。能否深入挖掘自我感受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把很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想法表现出来是值得每个艺术家去深思的问题。纵观中西方人物画,不难发现,真正的画家所画人物大都来自身边对他们的生活情感产生影响的人。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艺术家丰富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丰富的情感经历会成为艺术创作的原始欲望驱动力,把艺术绘画技术和自我情感表达两者相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美学中,十分重视情感的表达,古语所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就是绘画的对象,是客体,心源则是主体,是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可是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在画画的很多人被视觉限制住了。随着科技快速进步,网络交流的便利,图片影像资料极度泛滥,很多画家在创作时基本上就是画照片、画模特,并且将此作为教学规范。艺术作品需要各种各样的情感来塑造,往作品中注入灵魂,艺术作品不仅仅要的是结果,同样重要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家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创作作品,同时也是一个咀嚼自己的情感的过程,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是鲜活的,是丰富的,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如果没有生活,没有对人物的深入了解,没有个人的真实感受,所画创作有多少真情实感,不言而喻。没有情感参与的艺术作品,在观赏的时候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虽然画的是人物,但你却不知道他们的背景,也不知道他们的情感、灵魂,画的就是一个形其实这很悲哀,如果你只能去画一个形,那完全可以被摄影所取代。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简单的追求形式和华丽的色彩,技法的叠加也不会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将画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充沛的情感在面画中完全表达出来,赋予绘画作品以灵魂和生命,才能让观众通过感受画者的情绪情感,理解绘画作品的精神内涵。以情造画才能以情感人,只有情感的注入和表达,才能使我们的艺术作品变得更加有时代感,也更加振奋人心、肺人心脾。优秀艺术作品的动人所在,往往也是最能唤起读者内心共鸣的地方。

二、情感是人物画创作的重要因素

1898年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出版的《艺术论》中说:“人们用语言与彼此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相互传递感情。”人在生活中或是思想里感受快乐与痛苦,将自我的情感与情绪用画笔和刻刀表现出来,并将这种感情感染到其他人,这就是艺术。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来源于生活现象与内心活动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艺术家采用擅长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将这种感受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因此真挚的情感是艺术作品必备的要素。人物绘画是个老生常谈的题材,几乎绘画一出现人物绘画就产生了,人物绘画起初只是为了记录贵族的生活,只是为了家宗室等权贵歌功颂德之用,但是后来经过世界变化人们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年代之后失去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太平盛世赞扬的热情。人们逐渐将视线转向人的内心并重视内在的精神价值,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情感。人物画的创作,目的是抒发个人情感,反应时代风貌,满足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例如陈坚老师寻找自己心灵净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背景,为那些质朴的少数民族同胞画像的画家。无论哪个画种的人物画的创作,都离不开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心。情感是催生艺术创作的第一原动力,绘画不应该是一种职业,应该是被某种情感击中并且想要极力表现的欲望。时至今日,人们站在蒙克的作品《呐喊》面前,依旧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时不得不画的冲动和内心的恐惧与彷徨。正是因为真情实感的流露,才为这件作品添加了永久的保鲜剂。饱含情感的艺术作品总是可以经受得起时间和大众的考验成为经典。艺术离不开人主体的创作,人是我们这个时代各种问题的矛盾集合点。艺术家会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人处于这个时代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表达,可以直接通过表现人物对象来传达。

在人物画的创作过程中,主题的表达是整个作品的关键,也是评价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主题性”创作,顾名思义是通过作品给观者传递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创作者在描绘人物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绘画语言将自身情感融入作品,提高作品的艺术内涵。人物画发展至今,优秀的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他们的作品中不仅要学习构图、技法、色调,还有他们为表达自我情感无所畏惧敢于突破的精神。在艺术多元的当代,不论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法发生如何变化,绘画创作的主旨都不能迷失方向,要在前辈的基础上开创今天新的艺术。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情感”,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并且赋有时代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艺术绘画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个人生活体验和感受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当代人们复杂的情感表达,具象的、写实的绘画语言在诠释人复杂多变的情绪,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自己艺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经常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复杂的情感,如何在人物画创作过程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精神体现。艺术离不开人物主体的创作,人是我们这个时代各种问题的矛盾集合点。艺术家会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人处于这个时代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表达,可以直接通过表现人物对象来传达。分析人物题材在当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物画作品能表现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艺术是离不开人的,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处于方便、便捷、快速状态,这也导致各种问题焦点所在,选择人物画这个题材与生活中的我密切联系,意义在于透过绘画作品自我审视,从中探索人的内心世界。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诞生于生活,因为感动而提笔,因为喜爱才作画,画面也就随之被感情催化”

参考文献

[1]  [法]雅克·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海南出版社.2014

[2]  李青春.艺术情感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3]  王维新.水彩的艺术表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6

[4]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6]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吴彦文.当代精神肖像-毛焰油画艺术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1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