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论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段,更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通过采取符合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更好地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高效课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 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在教师积极的带领下,以及学生的努力配合下,能够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能够快速的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情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到达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极大发展。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差,还没有完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心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利用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背负了沉重的教学负担,有的教师因为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常常顾此失彼,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进一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2 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深入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过去有很多教师都会忽略教材,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授课,须知教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更新的,若是忽略教材极有可能造成教学无用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分析教材,制定出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这一节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和小数乘法有关的计算,为新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然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抓住例题中题眼,以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使学生了解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的不同之处。之后,教师可以学生做巩固练习,带领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最后,教师要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制定出教学目标,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2 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也是国家重视科教兴国的时期,所以目前课堂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丰富。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大化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从而实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三)》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尽心观察,使学生发现课件中所出示物体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进而引导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对称有关的知识。”然后,教师再次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对称美的画面,引出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对称的理解,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对学生所说的错误图形进行纠正,由此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将常见的对称图形整理成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切实实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2.3 提出优化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被“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所同化,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优化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学到数学知识,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节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然后,在课件上展示与新知识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试算,并找出几名用不同计算方法解题的学生汇报解题思路,进而让其他学生交流例题的简便计算方法,于是帮助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道练习题,并要求学生根据此题提出新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做课堂小结,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让其交流学习收获。这样,通过提出优化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顺利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的天性使然,他们容易引导,却不容易调控,因为他们好动,贪玩,课堂纪律相对较差。所以,老师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不但内容要精练,过程要尽量优化,而且方法要新颖、灵活,提问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刷新气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勇霞.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4):53-55.
[2]王元忠.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