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跨校修读学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和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以营口理工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为例,介结了该课程在跨校修读学分的背景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所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将“翻转课程”、“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引入混合教学课程,增加师生学习的互动环节、丰富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期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关健词:跨校修读学分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高等数学》教学改进了很多,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重讲授、轻实践”现象,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师难以及时获得学生的信息反馈。为了克服以上的教学短板,笔者所在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从2020年开始引入跨校修读学分课程,课程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保证跨校修读形式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并为我国高等院校跨校修读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1跨校修读学分及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学者李克东在《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一文中根据对混合教学信息传播通道和技术媒体的研究,在混合教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混合式教学八个环节。学者余胜泉等分析了混合教学不同阶段的理论基础,提出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选择不同的理论基础。学者史玉新等人研究提出基于建导方法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图。学者王建明等将结合在线课程和工作室制度,并提出相关教学模式,把该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实践。李艳艳等在《基于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出了基于云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并在《宠物外产科病》具体实践。学者田晓曦等在研究中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慕课教学平台为主体,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者崔红光等在理论力学课程中采用跨校修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实践发现期末成绩混合组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学者杜海玲研究发现,当今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管理学课程的跨校修读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较传统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学者周超等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工程经济学课程实施跨校修读教学改革,并探讨了多元化的成果评价方式。
2高等数学跨校修读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2.1将跨校修读学分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
跨校修读学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利用其中的课程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灵活和便利。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随地学习省精品开放课程。我们将跨校修读学分引入混合式教学中,将其做为在线教学资源,学生利用平台可以随时观看视频资料。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学生可接触更丰富的课程信息。而且跨校修读平台设有在线学习平台答疑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在线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
2.2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引入混合式教学课堂
引入以学生组织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要起宏观调控作用,摆脱以一己之见和自己的思维方式束缚学生创新思维观念。课前学生利用在线资源提前学习并准备课程资料,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衔接,上下呼应,指定学生主持人。课堂上主持人总结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解决相关问题。
2.3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引入混合式教学课堂
将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将高等数学课程的部分内容设计为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各个学习环节进行合理分配。首先,设计课前线上推送内容,要丰富并且具有针对性,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后能有一定的拓展。在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
2.4构建课内课外双促进的育人模式
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通过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不断引发新的思考、激发新的思维、得到新的收获,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组队竞赛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团队精神。竞赛过程中队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最终把赛题完美解决。
2.5完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
利用跨校修读的线上教学资源,通过随堂练习、作业可以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甄别“要我学”型同学,及时帮助他们摆脱厌学、弃学,重塑学习责任心,并实施小组互助,双基筛查的具体帮扶形式。提高过程考核占有比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诊断、反馈、调节、鉴定、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兼顾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基础上,将考核指标化解到每个时间节点。细化要求,制定客观而规范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
3结语
利用跨校修读课程可使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它最大优点是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教学实践中易于应用并且发展潜力巨大。笔者所在的高等数学课程组,自从引入跨校修读学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程互动环节、并丰富了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方式转变和跨校修读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田晓曦,何旷怡,许可.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529-534.
[2]祁之秋,李修伟,王凯等.《植物化学保护》 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129-130.
[3]陈然,杨成.SPOC 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学习新模式[J].江苏开放大学学,2015, 26 (02) :44-48.
[4]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2018, 36(03): 13-24.
[5]李艳艳,周红蕾,丁丽军,卢炜,卓国荣.基于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高职《宠物外产科病》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4):52-55.
作者简介:鲁鑫,(1982年—),女,籍贯:辽宁鞍山,汉族,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课程改革、供应链协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