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徐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23期
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的进步,促使民众生活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愈发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也由此受到了重视。在新课改形势下,学前教育阶段不再单纯在幼儿园内开展,而是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共同协作,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积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家长进行平等的对话,并使用相关策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幼儿教师也只有和家长强化合作和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开展策略

引言

家园共育工作就是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作为主要的切入点所开展的教育,其主要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幼儿的成长[1]。在这样的教育工作中,家长要和教师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关注幼儿在动态方面的变化、理解幼儿在性格上的主要特点,以便能够全面地发掘幼儿身上的潜力,保证幼儿能够度过一个健康且快乐的童年。幼儿园方面承担了大部分的任务,不仅需要细心地照顾幼儿,还要教导幼儿,并传授给幼儿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常识,在寓教于乐给予幼儿欢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这样看来,虽然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影响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但是幼儿教师却没有办法时刻地陪伴在幼儿身边,因此,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园共育模式的内涵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平等的、双向的教育活动,这属于幼儿教育的实践模式之一,主要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园共育并非传统认知上的让一方主导、另一方配合,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应当相互尊重、充分配合与协调[2]。基于家园共育模式,幼儿教师引领家长们设置正确的幼儿教育目标,并为家长提供合理的指导,以此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意识。作为家长,则要承担起向教师讲述孩子在家里的习惯、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责任,主动配合教师有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在家园共育的实施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教育稳健发展,构建起多变的、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的关注程度

为将家园共育的实施价值充分体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孩子家长双方都要提高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关注程度。换言之,双方应一直维持有效的沟通,给予更多的关注,才能随时察觉家园共育工作中的问题,以及时选用实效性强的对策,优化家园共育水平,为幼儿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阳光成长打好基础。为此,在新时期下,家长便可借助网络通信社交平台,随时与幼儿教师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在幼儿园的表现,进而选用针对性强的对策,矫正幼儿的错误行为习惯,促使幼儿能一直处在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中[3]。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能否做好家园共育工作、能否与家长之间形成有效沟通、能否建立起家园共育的信任机制,会直接关乎家园共育工作的最终实施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拥有创新思维,做到顺势而为,适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优化幼儿家园共育内容,确保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时成效达到预期标准,唯有如此,才可以将家园共育的实施价值充分体现。

(二)搜集活动素材,督促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

从以往的幼儿教育经验中可以看出,类似家长和幼儿共同开展的活动可以大幅度增加家长对于幼儿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让幼儿教师了解到幼儿在家中的实际表现,以此增加幼儿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让家长辅助幼儿搜集相关的活动素材,以此为学习或者游戏做准备。首先,教师要告诉幼儿活动的主体思想,如“剪窗花”这一活动,并在完成活动后引导幼儿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装饰教室,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让家长为幼儿搜集有关窗花的样式并将其作为活动的素材,这样的过程就是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为家长和幼儿规划家园共育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活动所需要的素材,以督促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利用这样的方式为家庭和幼儿园搭建一座合作和沟通的桥梁,并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三)举办亲子主题活动

幼儿园所举行的亲子活动在内容上可以是让家长和幼儿一同读一本书、一起看一场电影、一起唱一首歌、一起画一幅画、一起做一个玩具、一起讲一个小故事、一起做游戏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都要积极地参与,并和幼儿开展密切的互动,以此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且快乐亲切的成长氛围。

例如,在六一儿童节之前,教师可以举办类似的亲子活动,并让家长带着幼儿一起参加。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幼儿准备好歌舞或者其他类别的节目,并将其作为暖场活动,让家长能够看见幼儿的成长和无限的潜能,从而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请一些教育专家或者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士到亲子活动中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成长进行专业的讲解,并为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并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现场交流,积极鼓励家长与幼儿开展互动。利用这类亲子活动,不仅能够获得家长方面的配合与理解,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对于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向往与热情。

结束语

总体而言,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最重要的还是改变家长对待幼儿教育的认知观念,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家园共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性。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应该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家长,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幼儿家长的合理需求,并且听从幼儿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开展一些内容比较丰富的幼儿教育活动,让每一位幼儿和家长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幼儿成长、学习环境中,唯有如此,才能将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价值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巴晓玲.家园手牵手  共铸成长路——家园共育案例分析[J].新智慧,2020(31):75-76.

[2]刘恬君.分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积极互动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21):81+83.

[3]王慈.做好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21-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