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数学分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农村中学数学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在中学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就必须考虑到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当下的有利条件和课程资源,规划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彻底落实分层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数学;分层教学方式;策略
引言
所谓的分层教学,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而不是按照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固定,无法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生又存在观念和个性方面的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同的内容传授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差异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因此在中学教学中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方法。
1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分层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等诸多问题,由此导致学生之间逐渐拉开差距,对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要想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导致学生由于基础和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以此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对于农村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难度相对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分析,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受到负面影响。借助分层教学这一形式,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实际对教学方案做出适当调整,以此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让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最终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2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在此期间,部分教师由于不具备积极正向的教学观念,不注重启发学生的学科思维,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学习品质相对较低,另外部分教师也未明确新课程教学目标,未强化课程设置,未细化新课程实施标准、实施要求,导致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形式,并且部分教师也缺少对学业质量的有效评价、评判,未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目标,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
3新课标下农村中学数学分层教学方式的策略
3.1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根据分层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进行目标设定时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最近发展区内的作业来实现学生的个人提升。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互动,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在整个教学阶段,教师要按照周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测评,以调整教学目标和学生层次,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3.2分层划分学习小组,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学生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结合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以此保证同一小组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并朝着这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组成员学习基础的不同,给予其差异化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尽量让该小组的成员对所学内容展开自主探究,以此进一步提升其能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小组,教师则要给予更多的提示和引导,帮助该小组的成员打好学习基础,同时落实其能力的培养。
3.3制订多层次的课后作业和考试内容
课后作业和考试制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及检验他们当前的学习水平,将这一部分与分层教学结合在一起制订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课后作业和考试题目,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施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按照不同学习层次分别出题,造成教师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同一部分的教学当中要准备三套不同的习题,这对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多元化的内容的课后作业,中低层次的学生以熟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公式定理的运用为主,而高学习层次的学生则多布置一些自主探究作业,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但对考试内容则需要灵活变通,教师可以依据高学习层次学生的标准出题,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依次进行难度的递减,如中层次学生要降低数学大题的难度,低层次学生则需要在中层次考题基础之上再增加一些基础性选择、填空之类的客观题,教师只需要依据一套数学题进行优化调整,就能同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增加了分层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的可行性。
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立足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将其分成学优生与学困生两个群体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保证学优生“吃好”,学困生“吃饱”,避免班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中学数学教师需坚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有的放矢、由简入繁、长善救失的原则,科学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应设计立体化教学目标,为分层教学提供方向,有效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驱动学优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取得良好的分层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秀红.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
[2]林海銮.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探究[J].读与写:上旬,2021(12):2.
[3]吴忠安.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21(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