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杨丹丹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57期
浙江省临海市桐峙中学

摘要:历史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理念,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初中生适应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和社会竞争需要而做出恰当选择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以“知识+题”为主导模式下以“教材-课文—板书”为核心进行分层授课。这种单一化、机械性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以及提升他们思维批判力水平;同时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影响教学质量和最终目标实现。当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在实现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分层教学是对初中生的教育进行了深化改革,它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培养起学生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认识、理解以及运用等方面,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自如,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好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引言

教学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历史课程中,分层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是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发展起来,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背景来进行分层。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学科分层教学是提升教师能力与素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历史分层教学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和提高学习质量。历史分层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整体上把握初中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初中历史在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展开分析并探索。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分层教学,其在初中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阶段。从新课程改革来看,现行分科教材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弊端:其一表现为对知识进行“割裂”;其二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三则是学生对于历史课产生厌烦心理等,这些都影响到初中生整体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培养目标实现。从历史分层教学的概念及特点来看,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知识与能力双向交流”等要求。核心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序地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历史分层教学是在初中阶段,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目的、合理地组织实施活动。

二、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重视水平较低;二是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三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四是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在教师层面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二是提升课程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等建议对策(1)教材版本不一致导致分层次授课模式下“一刀切”现象严重且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2)课堂实践环节不完善造成分层次教学方式下历史分层程度低。所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在现行评价标准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培养人才的要求[1]。

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总体性规划,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规律进行有目的性分层引导。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发展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分层次进行单元设计;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可以继续深入探究知识点之间关系及层次划分方法。其次以“三步走”为基础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等方面的理解与记忆。最后根据当前教材内容及学情特点等因素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分层方案:以史料为主线将历史知识呈现为线索设计问题。

四、分层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是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其形成正确价值观,提升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尤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和高难度的问题,应多给予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解决问题时不存在偏科现象。初中阶段历史分层教学策略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分解。二是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设置不同层次水平之间的差异化分值点来实现“因材施教”;四是增加教师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整体素质[2]。

结束语

历史分层教学是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教学则为这一目标提供基础。初中阶段是人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态度和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年龄段正是培养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发展最为关键期。而在教学中实施分层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对策探究;同时也有利于为新课改奠定基础,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初中阶段,知识和能力都处于形成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以生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平等地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欧阳,艳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隋朝教学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2016(10).

[2]田红彩。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以“北 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为例[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