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增值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初探
摘要:目前对学生评价的方法多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但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对学生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为使评价最大程度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本文将对增值性评价特点进行介绍,并就增值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做一些思考和探索,意在为综合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增值性评价、应用路径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这是我国首次在中央政策文件中提及“增值评价”,彰显了“增值评价”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202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到“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2]”《方案》及新课程标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根本遵循和努力方向,积极探索学业增值评价的应用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值性评价的优势,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增值性评价的理论内涵及特点
(一)增值性评价的内涵
1984年美国田纳西大学的两位统计学家威廉·桑德斯和罗伯特·麦克莱恩首次提出了采用学生成绩数据评价教师的增值性评价法。增值性评价是一种借助统计学方法,依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步的程度,对相关对象进行评价的评价方法,最早被应用于美国的教育评价领域[3]。
(二)增值性评价的特点
第一,增值评价是一种纵向评价。关注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即向上向好的增量。通过学生个体(群体)的纵向比较,来确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是否有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体现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原基础上的增加值。第二,增值评价是一种多元评价。从评价主体看,增值性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和家长,评价主体更多元;从评价内容看,它强调的是学生全方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提升;从评价过程看,增值性评价不是以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总结性评价,是把学生在一段时间以来学习的“进步增值” 作为该生学业评价依据的过程性评价。第三,增值性评价是一种鼓励性评价。增值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保证每一位学生、教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肯定,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增值评价重视“过程”、兼顾“鉴定”与“改进”,体现了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动态性,被认为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4]。
二、增值性评价在新课标中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增值性评价的应用探索,更加关注增加值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非常契合。新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5]”最终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这种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增值性评价在学生要不断成长的这个点上不谋而合,因此在深刻领会新课标内涵的基础上恰当运用增值性评价会实现1+1>2的叠加效应的结论。
二、有利于达成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的要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增值性评价学生也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新课标强调“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优化纸笔测试、学生成长记录袋、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定性和定量多种评价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6]”增值评价中评价主体的多元与评价方式的多元都与新课标倡导的“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高度契合。
三、增值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路径
(一)设计层次性设问,通过提问评价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认知增值
层次性设问不仅能够逐渐构建教学情境,也可以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做个“开心果”》一课中,教师设计了7个问题:通过“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小狐狸为什么能成为开心果;你身边的开心果是谁;他有什么品质吸引你;你能否成开心果;怎样成为;你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以上问题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参与回答,教师就每个问题回答的情况做统计,会发现对其中的第3、第5、第7个问题正确率不高。此时教师对本课的难点就更加明确,即对“开心果”应当具有的品质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于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设问改为“开心果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感觉到开心”用具体实例说明,最终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得出“开心果”所具有的品质且言之有理均可,在这基础上学生会对照自己我要想成为“开心果”我应当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帮助学生发现优点,找寻自信,通过调整设问的方式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和积极性都有明显变化。从课中和课尾的比较就能发现学生的认知增值。
(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笔者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成长记录袋可以更丰富,可以是一次考试成绩同时做好阶段跟踪,便于更好分析学情;可以是在校园生活中助人为乐的具体事件、课堂上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表现、班级组织活动因表现优秀被表彰等等均可以纳入到学生道德与法治成长记录袋,这样便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增加值。同时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
四、结语
增值性评价在我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其对于在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的技术要求上相对较高。同时,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精准的分析跟踪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期引起理念和思想共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2] [5] [6]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4;
[3]许楠,值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内江科技,2012(12):29;
[4]吕静茹,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历史学业增值性评价研究——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的探索[J]教育观察,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