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王超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23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

摘要:体育课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正确锻炼方法的地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好坏,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至关重要。社会各界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国家各种教学资源和优惠政策也日益向乡村教育倾斜,而体育运动教学已成为提高农村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心与重视,在乡村学校开设较好体育课,就可以更直接有效的改善乡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正是说明了体育运动在乡村学校发展的巨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乡镇,农村小学,体育,发展

一、前言

小学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这个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对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够重视从而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价值。体育课不光是身体得到了锻炼更是心理上得到的锻炼。

二、乡镇农村小学体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缺乏

一个学校领导的决定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领导认为,体育课程只是领着学生蹦蹦跳跳,带领学生玩耍,人为的降低了体育课程在农村小学开展的价值。在对乡镇农村小学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学校领导对体育科目的不重视,导致学校老师也不重视体育课,有的体育课由临时的文化老师担任。体育教师也是学生掌握运动知识的最直接面对者和传授者,从对乡镇村学校的考察中可以了解到,现在乡镇学校的体育老师数量相对短缺,因为乡村教育条件比较落后,教师工资和生活消费的水平都很低,所以许多老师并不喜欢在乡村任教,而导致乡镇的体育老师们也难以适应农村学生的日常体育课程开展,为适应体育课程的发展需要,不少学校聘用了一些兼职教师,有的兼课老师中也没有从专门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没有人讲授过专门的运动知识和体育理论,再加上学校管理部门对体育教学的不关注,将会大大降低了体育老师们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对黑支果乡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接受培训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体育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很少,不能接受到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将最先进的体育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对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农村小学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活动开展较少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行动上去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在对黑支果乡农村小学发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体育课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体育课只是体育老师带领学生玩耍,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课上学生能够学会一项体育技能,并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对以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对乡镇农村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小学体育活动开展较少,少了体育竞赛的组织这就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热情。

(三)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不完善

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普遍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农村小学学校为了应对上级领导的调查,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普遍采用最低标准要求,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修建和购买力上,采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由于学校对体育经费有压力投入的少,导致学校里的体育设施跟场地没有抓紧维修,从而导致农村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能正常的开展。

三、乡镇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对策

(一)政府出台政策,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认识,引进体育教师人才

针对乡镇农村小学领导对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缺少的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提高学校领导部门对农村小学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开设绿色通道,留住高质量的体育教师人才,优先提高教师薪资和生活质量,将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跟方法和手段传递到农村体育教师,从而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乡镇农村小学应该积极主动的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在体育课上学校体育教师是应该给小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从而促进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与现状。

(三)加强学校里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里的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乡镇农村小学应该加强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及时的对体育场地进行维修,保证农村体育课的正常运行。农村小学也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吸引企业的资金赞助,利用企业赞助的资金,购买体育器材,保证农村小学体育运动项目的正常开展,对农村小学的体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四、结论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体育学科教育的独特价值,其内涵是在“双基”和“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扩展,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在审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多途径、多视角寻求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合理制订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目标引领内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打造快乐和谐课堂;优化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想. 乡村振兴战略下哈尔滨市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李桐. 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20.

[3]修晓丹. 烟台市芝罘区农村小学趣味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177+1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