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无论改革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教学质量必然都是衡量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尝试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以其高效、灵活等特点能很好适应新时代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备受教师关注、研究、运用。高中语文课堂上,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高中语文;运用策略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需要了解高中生在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的背景下的学习心理特点,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而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方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着力研究,积极实践。
一、情境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内容教学,具有整体填鸭式灌输特点,忽视学生独立个体感知接受差异,难以兼顾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学心理,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质量低下。而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轻松、灵活、自由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参与并体会教师创设的情境,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文化认同,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自主有效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收获学习成果。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实际学情,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科学设置教学情境,以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导语创设情境
精彩的导语极富感染力,它犹如火炬点燃学生的心灵,激荡他们思维的涟漪,像磁石般牢牢吸住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快速投入作品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比如,在《变形记(节选)》的讲解中,导入部分可以这样设计:《西游记》中孙悟空懂得七十二般变化,变幻无穷,神通广大;《白蛇传》中白素贞可以人蛇互变,法力高强;《变形金刚》中汽车与机器人可以互变,随意切换模式,这都让我们感到新奇震撼,或许我们也曾或多或少幻想过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如此变幻,感受新的角色,新的身份,新的境界。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形记(节选)》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次睡梦中醒来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那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他的遭遇又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这篇课文一探究竟。这样设计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人公的命运,自主阅读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又如在教授《望海潮·东南形胜》时这样导入:一座古城,萦绕景色优美的西湖,钱江潮汹涌澎湃,桂子累累,荷花满塘,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安详,歌声阵阵,钓鱼采菱,如梦如幻……这就是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学习《望海潮·东南形胜》,去感受那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这段导语勾勒出了杭州繁华富庶,风景优美的风貌,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增强教学效果。
2.巧设问题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问题的课堂只能是照本宣科式的敷衍教学,学生只需要听课,不用思考,不用互动。巧设问题情境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经之路,通过教师灵活合理创设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巧设的问题情境与师生教学互动相契合,使课堂呈现出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教材作品紧扣学生心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应该合理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指引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学生要领悟烛之武游说辞令的精妙之处,要理解把握烛之武的形象,感悟烛之武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来引导课堂教学,比如曾有人评价“烛之武一言,胜过十万军队”,那么烛之武的言辞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文章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你是如何看待评价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遇到富有争议性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新内容,新知识。
3.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在情境教学实践中,将情境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创设的情境能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并给予学生情感上共鸣的体验,使学生接受认可这一教学情境。如果做不好这点,那创设的教学情境就难免过于空泛,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触及到学生内心情绪,便意味着教学脱离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感染力不强。因此,教师平时应该留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要结合生活元素,融入生活内容,增强学生生活实际与知识内容的关联性。比如在《登高》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教师提问“同学们,有尝试过重阳节登高活动吗?或者空闲时爬山登高?”,同学们回答“有”,教师接着问“身处高处,放眼远眺,有何感触吗 ?”,学生各抒己怀,交流激烈,老师适时点拨“多年以前,重阳节前后,一位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的老人登山远眺,面对纷纷落叶,滚滚江水,猿猴哀鸣,孤鸟盘旋……老人百感交集,心绪涌动,他就是杜甫,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登高》,一起探索杜甫的心路历程。像这样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结合生活实际,巧妙融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情,可以迅速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富有亲切感和感染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与阅读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层面创设、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实际可感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倩.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情景教学的新发展[J].学苑教育,2017 ( 5 ) :88-88.
[2]王俊.情境教学让高中语文课堂出彩[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