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知识分段以及学习提升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生对英语的认知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活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
三年级阶段学生正在初步接触英语,并且其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过程并不简单,其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知识,但是,由于英语涵盖的面积过大,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英语学习课程,对于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学生而言,该课程难度骤增。基于此,小学三年级教师需要立足于实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以得知,由于年龄因素的限制,学生未能形成科学的英语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而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较高,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较低,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许多小学英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以板书形式进行呈现,导致学生无法清晰了解所学内容。
教学方式说教化严重,缺乏探究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提取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实现语言讲解信息单向输出效率最大化,直接“剥夺”了小学生主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课堂变成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解和输出,课堂氛围异常枯燥,教学方式逐渐单向化。再者,由于教学方式选择中出现的问题,导致英语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准备的平台,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探究。
2.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探究
2.1 英语课堂活动应当趋近于生活化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驱动其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源于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活动力,其表现在爱表现,善于模仿等多个方面,并且,在面对新鲜事物的同时,三年级学生也表现出极强的探究心理。然而,在面对完全陌生的语言类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也存在一定畏惧感。对于当前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而言,许多教师大都会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来展开教学,如游乐园、动物园、买东西等,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室改造成学生交流互动的场所,为学生提供有力的交流平台,以保证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个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进行英语知识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具有生活化、自然化等特征,并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通过长期的英语教学活动可以得知,小学阶段学生情绪性尤为明显,面对教师的鼓励或是教师的批评,学生表现出极高的情绪反应,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特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再存在畏惧感,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三年级英语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以《My Family》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灵活运用“This is my family / mom / friend”等相关句型。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卡通人物、学生全家福照片等相关名人的PPT进行教学情境构建,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构建有效课堂。
2.2 英语课堂活动应当注重活动化
小学英语课堂应当将教学重点放置到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方面,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根本所在,也是解决以往课堂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只有在不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过程中,才能够增强自身的感悟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改背景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简答题的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想保证课堂活跃程度,教师需要在建立正确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将平等、互助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而教师则需要根据简单的知识体系以及概括来讲解课堂知识,从自身有限的环境中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喜爱学习习惯。以《It is red》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实际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使用颜色的表达,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如,基本对话的位置表达,而实际操作则是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并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3 英语课堂活动应当注重层次化
三年级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相对较短,其英语素养还未能形成,并且,由于学生教育环境以及自身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差异,为了实现全体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标准不合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以《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中涉及“Bus、train、ship、taxi”的听说,了解“By bus、by train、by ship”等短语的含义以及运用的场合。由于学生英语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次设定,学生掌握单词以及短语运用的标准也不同,并且,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合理划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相互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结语
小学三年级学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并且,其英语素养普遍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以及开展,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师所必须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廖薇.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8(11):134-135.
[2]刘普.基于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5(6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