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与元评价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微测评探索

——以导学案的使用为例

盛帮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50期
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

摘要:本文以“双减”背景和元评价视域为基础,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微测评的实施方式,并以导学案的使用为例,分析了微测评对学生导学案使用变化的影响。本文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微测评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测评;元评价;导学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推进,其中“双减”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以“双减”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分析

1. 微测评与导学案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

微测评与导学案的使用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微

测评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另一方面,导学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会对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教学资源的充足程度和教学环境的舒适程度等也会对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2.微测评和导学案使用的关系

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微测评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困

难和不足,进而调整导学案的设计,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同时,导学案的使用也可以为微测评提供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此外,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和技能,因此,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导学案,并结合微测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完善微测评和导学案的使用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二、微测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微测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具体地说,微测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

通过微测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评价,进而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进行测评,从而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技能。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微测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微测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例如,学生可以自主地对自己在词汇掌握方面进行测评,并通过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优化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手段,其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通过微测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词汇掌握方面存在困难,可以在导学案中增加一些词汇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词;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方面存在困难,可以在导学案中加入一些分析文章结构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通过优化导学案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文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提高教学效果

微测评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微测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及时测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使教学更加精准和有效。同时,微测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微测评对导学案的使用变化

通过对微测评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导学案主要是由教师编写,包含课前预习、课中导学和课后反思三个部分。然而,由于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内容往往过于笼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教师编写导学案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对于教师来说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随着微测评的实施,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开始参与到导学案的编写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导学计划,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导学方案。同时,在微测评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对导学案进行修订和改进,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和针对性。

另外,在微测评的实施中,导学案的使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导学案只是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现在导学案的使用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教材,制定自己的导学计划,通过微测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微测评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充当了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微测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测评,了解到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情况和进度的认知,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微测评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微测评对于教学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微测评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微测评的应用中,导学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健. (2019).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育教学论坛, (26), 86-87.

[2]管钧璋. (2017). 元评价:学校质量提升的新途径. 教育现代化, (4), 31-32.

[3]黄国鹏. (2019).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课程教育研究, (5), 44-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