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适应铁路职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武斌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年55期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务段

摘要:随着国家的蓬勃发展,各领域的不断进步,各界对铁路行业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要求,社会、家庭及学校也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且随着大学生学业、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再加上全球信息化的冲击,许多学生时常感到空虚、焦虑,导致精神追求缺失,自身又无法有效地进行调节,最终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对当代铁路职业的心理健康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树立理性平和、健康心态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铁路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铁路职业心理问题研究也逐渐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先进的引导思想,使心理问题研究成为一个现代科学化的研究趋势。目前,铁路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内教育界、学术界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了包括铁路职业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意见,对铁路职业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信息化时代铁路职业心理特点

1.1自我认同感低,自信心不足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感高的人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拥有高自尊、积极自信等心理品质;自我认同感低的人,常有自卑的消极情绪、自我回避等心理特点。在对某职业大学第一届本科学生的调查中,结果显示,80%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大学是因为自己高考分数不理想,刚压本科线,被逼无奈的选择;35%的学生选择“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对自己充满自信”;68%的学生对学校缺乏认同感;目前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就业、毕业文凭的社会认可度、学业难度等方面。从学生本人、家长以及社会来说普遍对“职业”两个字存在很深的偏见,铁路职业的学生“低人一等”,导致对铁路职业的认同感缺失。因为对学校的认同感缺失导致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感降低,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对教学质量、毕业文凭、就业等存在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1.2学习力不足,合作学习意愿强

学习力是一种个性心理品质,是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学习力构成的要素主要有:学习认知能力、学习动力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造力等。黄小欧等(2019)对铁路职业学校构建的学习力蛛网模型中显示,铁路职业群体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善于合作学习等特点。在对职业本科学生的调查中,结果显示,74%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36%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但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他们团队合作意识较强,通过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督促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可见,职业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对待大学的学习,但因为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足,导致学习力有待提高。

2适应铁路职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2.1心理健康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协调促进

铁路职业院校应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定的位置,充分注重统筹性的决策和顶层的设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切实贯彻“心理育人”的指导方针,并将此方针内化于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加强各部和铁路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合作,联合各方力量,帮助学生以科学、全面和多维的方式成功解决心理问题。

2.2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之一。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有可能很好地调节学生的日常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健康发展、职业培训学院的学生应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校园文化,精心设计,整体布局、组合动态和静态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以实现环境建设有机的整体,确保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和健康的影响。

2.3兼具主动性与发展性,加强铁路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前瞻性预防性

首先,铁路职业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营造良好氛围为开端,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就在身边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心理教育相关的活动,缩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距离,化解因传统教育思想长期存在而与学生内心之间存在的壁垒。其次,创办校园心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竞赛激励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本身,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在主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够主动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意识,化被动受教为主动。最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机制的建设便于未雨绸缪,防止出现问题无对策的现象发生。学校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预防机制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储备保障力量。另一方面,当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够做出正确有效的工作措施,避免极端问题的发生。应将预防放在首位,潜移默化地解决心理问题,润物细无声般将心理健康教育代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心理健康、正视心理问题的主动意识,真正做到职业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职业教育的实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职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心态对学生的自身成长、未来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方应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娃,邢禹,关梅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心理资源对中职生亲社会和攻击行为的影响——情绪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5):31-35.

[2]张浩,蒋士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87-89.

[3]张平.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50-53.

[4]莫兼学.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3):122-1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