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传统非遗元素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龙鹰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4期
安顺学院 贵州省安顺市 561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在种种具体事物上,非物质文化遗传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我们所有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非常多,不过,在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的流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需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行,而文创产品的出现则实现了传统元素和现代生活的对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中国传统非遗元素用于现代文创设计中的价值做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非遗元素的类型,重点探讨其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希望通过理论的研究,助力实际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现代文创设计

引言:

将中国传统非遗元素融合于现代文创设计中,一方面能实现对这些优质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让文创设计在优质文化的加入下,迸发活力,彰显新价值。所以,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一、中国传统非遗元素用于现代文创设计中的价值

第一,现代文创设计能在非遗元素的加入下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文创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内涵,这是保证设计经久不衰的法宝[1]。提取非遗元素,用于设计中,让渗透在人们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体现在设计中,用散发着文化韵味的设计再去吸引用户。

第二,非遗文化要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塑造非遗品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融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凸显的是创新、独创,这就促进了品牌的建立。比如“故宫文创”,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品牌,其中所有的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传播价值,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二、中国传统非遗元素

在具体应用传统非遗元素时,先要理清这些元素具体是什么。

第一,传统图案。在中国传统非遗中,有较多传统图案元素,比如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可从中提取纹样并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再如,秦淮灯彩,其中的兔子灯,在兔子耳朵和尾部装饰有寿字纹。可见其艺术风格各异,另外,有丰富的情感寄托。比如寿字纹含有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寓意。

第二,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也是最关键的。比如廊坊非遗文化中的邢氏纸雕工艺,这已经成为该地区独有的城市符号。再如济南非遗“兔子王”,其有守护寓意,结合其这一特征以及四神兽的创意,衍生了“四药神”形象。

第三,手工技艺。这种传统技艺类“非遗”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有苗族银饰,刺绣、竹编工艺等。

在将非遗元素应用在现代文创设计中时,可以重点提取上述三种元素。

三、实践应用

(一)传统图案的应用

传统图案的类型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有着深厚的寓意,设计者一定要充分挖掘“非遗”中的图案元素,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可以在研发文创产品时,将这些图案当做核心[3]。对于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来说,这些图案能很好的集中他们的内心,引发他们的共鸣。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文化概念,就能变成非常具体的产品。比如设计者对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纹样进行提取以及应用,设计出项链等产品(如图1)。再如,对焦氏脸谱中的独特图形元素进行提取,可在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时,采用写意写实的手法,凸显其神态,同时更有趣味性。

(二)文化内涵的应用

对于传统非遗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提取,用于现代文创设计中,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因为对于设计来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让自身的价值更凸显。而且非遗元素中,文化内涵元素本身就至关重要。对此,设计者一定要先全面了解,提取这一元素。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唐妞”文创,其原型就是唐代女俑,这些女俑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人物风貌,表达了唐朝人的活力之美,这是其文化内涵。而“唐妞”系列文创产品就充分彰显了这一文化内涵,比如桃花妞、招财妞、平安妞等,均有美好的寓意。再如,故宫文创的福禄寿吉祥杯垫,这是采用蝙蝠、鹿、仙鹤这几种形象,将祥瑞文化蕴含其中,让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能感受产品中蕴含的喜气与祝福。南京城砖铭文帆布袋就将城墙深厚文化内涵帆布袋结合,让这一产品更具“文艺范”。

(三)手工技艺的应用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这凝结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提取这一类元素用于设计中,能让设计更抓人眼球。比如邢氏纸雕,这其中的纸雕工艺就是一个重要元素,廊坊则将其和绘本立体书结合,开发了系列产品。而这也成为这个城市独特的符号。另外,在秦淮灯彩中,所体现的手工技艺更明显,早期人们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4]。不仅如此,在技术上,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纸扎,剪纸,木工编结,这些都能成为创作的灵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文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合中国传统非遗元素,能够让设计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及灵动的形式。借此也能够实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推广。设计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元素的重要价值,并全面分析,作出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 杜金玲. 徽州非物质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2018.

[2] 安文慧. 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开发——以东阳蓝印花布为例[J]. 大观:论坛,2018(8):3.

[3] 杨峥.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新会葵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广东工业大学.

[4] 徐佳.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D]. 湖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龙鹰,安顺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 该论文作为贵州省高等院校教改课题《非遗艺术创新设计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25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