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昂路
  
民族文汇
2023年7期
全椒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239500

摘 要: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小学音乐针对于在小学生而言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当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加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鉴赏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获得审美体验,缓解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后期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的不断创新,课程教育改革以来,大众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因此学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音乐学科教育逐渐被重视,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音乐美学可以进一步陶冶自身情操,能够在音乐文化、韵律中有美的体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还需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抗压意识,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设和谐的音乐氛围

想要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学习参与热情。在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便于后期更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因此需要教师加强自身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手段,拥有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营造音乐课堂的氛围感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便于学生更为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精神面貌是教学良好氛围创设的关键,其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及时给出反馈,适当的鼓励可以让学生拥有学习成就感,有助于学生消除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自我理念,促进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物品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可以身着茉莉印花长裙,戴着茉莉花的发簪,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感受到茉莉花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准备一次性纸杯,带上一包茉莉花茶叶,可以品尝着茉莉花茶,学习着《茉莉花》这节音乐课程,创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双重享受,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渗透心理教育

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学。做好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非常必要,通过计划表去充实并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课本知识以外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利用各种新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中的心理教学,以此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的发展[2]。小学阶段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围绕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带领学生了解歌曲中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从歌曲中传达的正面精神中有所学习和体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创新,可以增加一些音乐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便于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例如:在学吹竖笛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给老人们进行竖笛合奏,进行公益演出。传递出音乐的力量,让老人感受到世间美好,同时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能够体会到自己可以带给别人感动,进一步加强情感共鸣,促使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融合发展。

三、增加情感投入,激起学生共鸣

音乐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够每堂课都套用教学模板,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自身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每节课都当做第一节课对待,积极投入,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有激情,能够带动学生,还需要深化音乐情感,让学生能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只有教师足够的热情,才能够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情感共鸣。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观察能力极强,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教师的专注投入度,观察到教师的教学神态、情感变化。因此教师做好示范教学,其真情实感和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在美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3]。音乐教师只有增加自身的情感投入,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共鸣,触动学生心灵。

例如:在学习《龙的传人》这首歌曲时,教师需要怀揣着爱国的自豪之情,身为龙的传人的骄傲感,自信大方的进行示范教唱,其中的歌词需要吐字清楚。教师在进行示范教唱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先朗读一下歌词,体会其中的情感,给学生讲述歌曲的背景,提醒学生在听示范歌唱时,体会其中的旋律,以及歌词的气势,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教师身上的爱国情怀,引起学生自身的情感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有效提升学生美育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也在不断的创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教学背景下,为了符合素质教育大潮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还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小学时期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眼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余剑华.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9):92-94.

[2]刘玉如.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22(21):60-62.

[3]魏晓婧.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203-204.

作者简介:昂路(1989.09- ),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全椒县,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